ID: 21728680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4-12-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278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古诗词,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练习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用“薄似纱”来形容“世味”,采用了通感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朝中陷害自己的小人的厌恶,对朝廷的不满。 B.“谁令”一句,说明诗人对此次京城之行提不起兴致。诗人的自问自悔,奠定了诗作的感情基调。 C.诗歌尾联先化用魏晋南北朝诗人陆机的诗句“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接着表达了离开京城,早点回家的决心。 D.整首诗首尾呼应,中间四句自然贯通。“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一直被人们所欣赏。 2.本诗中间两联,表达感情比较含蓄,试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闲居 袁宗道① 人间何物度朝昏,懒性新来更厌喧。 除却跏趺②惟饮酒,才闻呵殿③便关门。 虚窗月上摹松影,尘榻僧来印衲痕。 独有盆梅嫌寂寞,故舒丹蕊照清樽。 【注】①袁宗道是明代公安派的领袖之一,他26岁进士及第,曾担任翰林编修。②踟趺(jiā fū):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③呵殿:古代官员出行,仪卫前呵后殿,喝令行人让道。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仿佛是作者的自画像,“厌喧”二字,表明了作者宁愿闭门读书,也不想与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交往。 B.颔联写诗人因为厌倦宦途,又无法在现实社会中寻求到精神解脱,于是便主动接近禅者,并时常借酒消愁。 C.颈联写月色皎洁、万籁俱寂,诗人夜不成寐,站在窗前赏明月。此时风拂动松枝,在窗前映出参差的松影。 D.尾联颇有诗趣,写庭院里的梅花尽情地绽放花枝,映照在诗人的酒樽中,从正面阐述了诗人孤寂的状态。 4.本诗和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都写到闲情,试结合诗作比较两诗闲情的异同。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甲】 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①望长安南山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②,应待人来。 【乙】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③?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④。 素衣莫起风尘叹⑤,犹及清明可到家。 [注]①高兴亭:地处南宋抗金前线,正对长安南山。这时陆游接受抗金重要人物王炎的邀请,来到抗金前线南郑,担任军中要务。②灞桥、曲江均为长安著名景地。③京华:京城的美称。④分茶:宋元时煎茶之法。注汤后用箸搅茶乳,使汤水波纹幻变成种种形状。⑤本句意为不要有白衣被京城的风尘容染黑之叹。化用陆机诗《为顾彦先赠妇》有“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之语,这里即用其意。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词借“烟柳”“池馆”,写出战后萧条之景,通过想象暗示作者厌战情绪,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调。 B.甲词内容切题,“凭高”需“登”,“月”明晚景,因是望长安才可能见“灞桥”“曲江”。 C.乙诗颔联描绘出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其间借明快清新的语言隐含着自身郁闷惆怅之情。 D.乙诗运用讽喻的手法,借春色说愁绪,全诗写春却并非欢春,虽不是伤春,也是“薄春”。 6.两首诗传递的情感有所不同,请分别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小题。 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① 姚合 采茶溪路好,花影半浮沉。 画舸僧同上,春山客共寻。 芳新生石际,幽嫩在山阴。 色是春光染,香惊日气侵。 试尝应酒醒,封进定恩深。 芳贻千里外,怡怡太府②吟。 【注】①舍弟:指作者胞弟姚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