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50528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古诗词朗诵:春江花月夜(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10-07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1824549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古诗词
    (课件网) 春 江 花 月 夜 诗中孤篇绝压盛唐 情景导入 曾有一首诗被这么评价:“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闻一多先生也曾誉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素养目标 把握重点词义,读懂诗歌。 理解诗歌“哀而不伤”的情感特点。 审美发现与鉴赏: 分析诗歌的脉络以及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感受其中对个体生命与自然永恒的思考,体会其中寄寓的离情别绪与相思之情。 语言理解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文化传承与参与: 走进诗歌 感受月夜美景 任务一: 1.明确字音 汀 捣衣砧 碣石潇湘 滟 滟 (yàn) 芳甸 (diàn) 霰 (xiàn) (tīng) (zhēn) (jié) 2.了解诗题与作者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张若虚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 2.了解诗题与作者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以文词俊秀,名扬京都。又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 张若虚现存诗仅《春江花月夜》和《代答闺梦还》二首。这首堪称千古绝唱的名篇《春江花月夜》,使他在诗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 3.读懂诗意,解释词语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宽阔的江面 波光荡漾 月光 花草茂盛的原野 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雪珠 飞霜,比喻皎洁的月光 3.读懂诗意,解释词语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徘徊 心旌摇曳 守候在家的思妇 大雁远飞却不能飞出光 ,鱼儿出没只能使水面泛出波纹 月光 漂泊江湖的游子 代指思妇 4.聆听诗朗诵,概括押韵特点和意境特点 押韵特点: 诗四句一换韵,一共九韵。 每一韵构成一小段。 意境特点: 澄静明快、广阔空灵。 谈谈你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并为诗歌划分层次。 重点是“月”字。本诗以“月”为中心、以“月升”“月落”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展开。春、江、花、夜,都是围绕着月作陪衬。 诗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配合着,构成完整的诗歌形象,形成美妙的艺术境界。 5.《春江花月夜》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物 5.《春江花月夜》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物 谈谈你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并为诗歌划分层次。 层次 内容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月下美景(第1~8句) 月下哲思(第9~16句) 月夜情思(第17~36句) 任务二: 鉴赏诗句 走近意境画面 第一部分:月下美景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看那春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