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74676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4章 多种多样的运动(日地月相对运动)考点集训(含解析)

日期:2024-11-23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13781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集训,考点,相对运动,日地月,运动,教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学 第四章考点集训丨日地月相对运动 (宁波期末)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后,小宁和同学一起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探究小孔成像特点。 (1)如图所示,小宁用硬纸筒制作“针孔照相机”来探究小孔成像。他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移动内筒改变半透明薄膜离小孔的距离,像的大小会发生改变,于是他测出了小孔到半透明薄膜的距离不同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 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s/cm 2.0 4.0 6.0 8.0 10.0 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 从数据可以看出:当蜡烛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半透明薄膜离小孔越远,像越大。根据数据进一步判断:当半透明薄膜距小孔12cm时,像的高度是   cm。 (2)小科用一次性杯子和半透明薄膜也做了一个“针孔照相机”。他在一次性杯子的底部用针戳了一个小孔,在杯口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小科在实验室用这个“针孔照相机”来观察蜡烛通过小孔所成的像,图中观察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或“B”)。 (3)为了进一步探究小孔成像的性质,小科可选择的最佳光源是   。 A.“E”形光源 B.“W”形光源 C.“R”形光源 【答案】(1)6.0;(2)A;(3)C。 【解答】解:(1)当蜡烛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半透明纸离小孔越远,像越大,据表格中的数据不难看出,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为s=2h;当半透明纸距小孔12cm时,像的高度是6cm。 (2)如图,用简易针孔照相机观察窗外景物时,孔对着窗外,光线从小孔直射入“相机”,在半透明薄膜上成倒立的实像,故正确的观察像的方法是A,眼睛紧贴在薄膜上看不清图像。 (3)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故光源的形状应该是上下不同的,“R”型光源符合题意,故C正确。 故答案为:(1)6.0;(2)A;(3)C。 练1.1 (舟山期末)科学兴趣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圆柱形纸筒探究“小孔成像的规律”时,发现像的大小不同,亮度也不一样。关于像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猜想2: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 (2)验证猜想1时,应固定   和小孔的位置,让光屏从图示位置沿纸筒慢慢远离小孔,同时观察光屏上像的亮度变化情况。 (3)验证猜想2时,固定“↑”状发光体、纸筒和光屏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不足是   。 【答案】(1)光的直线传播;(2)发光体;(3)没有控制小孔的大小相等。 【解答】解:(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发光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是实像; (2)要探究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的关系,则需要控制孔的大小不变,形状不变,改变小孔到光屏的距离,应固定蜡烛和小孔的位置,让光屏从图示位置沿纸筒慢慢远离小孔; (3)要探究像的亮度与小孔的形状的关系,则需要控制孔的大小不变,只改变形状,而图乙中即改变了孔的形状,没有改变孔的大小,所以,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小孔的大小相等; 故答案为:(1)光的直线传播;(2)发光体;(3)没有控制小孔的大小相等。 练1.2 (宁波期末)小科在树底下看到地面上除了轮廓分明的树叶影子外,还有若干大小不一的圆形光斑。 (1)树叶影子的形成表明了光   传播的特点。 (2)小科对圆形光斑大小不同产生了疑问,并由此产生了四种猜想; ①可能与树叶缝隙的大小有关; ②可能与树叶缝隙的形状有关; ③可能与地面到缝隙的距离有关; ④可能与缝隙到太阳的距离有关。 小科马上就否定了猜想④,原因是   。 (3)为了验证猜想①,小科准备了一个简易的小孔成像仪(如图1)和如图2的材料(开着四种不同形状孔的卡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