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中成长,人情中逐光|《大卫·科波菲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作家作品,梳理节选部分情节并进行概括。 细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及表现手法,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 了解自传体小说的基本知识,探究作家的创作意图。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家作品,梳理节选部分情节并进行概括。 2.细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及表现手法,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 3.了解自传体小说的基本知识,探究作家的创作意图。 教学过程 任务一:了解常识,知悉视角 查尔斯·狄更斯(1812.2.7—1870.6.9),英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又译名《块肉余生录》“块肉”即孤儿)《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 《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 “在我所有的著作中,我最喜爱的是这一部。像许多偏爱的父母一样,在我内心的最深处,我有一个最宠爱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1850)的序言中这样写道。 《大卫·科波菲尔》属于自传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是传记体小说的一种,是从主人公自述生平经历和事迹角度写成的一种传记体小说。这种小说是在作者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运用小说的艺术写法和表达技巧经过虚构、想象、加工而成。比如,卢梭的《忏悔录》、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小说中的大卫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长为一位有成就的作家,这与狄更斯本人的生平有相似之处,课文节选部分出场的米考伯夫妇,也有着狄更斯父母的影子。) 本篇小说是自传性的作品,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 第一人称(有限视角)作用: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便于抒发感情。 第二人称(有限视角)作用:形成对话形式,增强文章的亲切性与抒情性,拉进读者与作者距离。 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上帝视角)作用:不受时空限制,叙述自由灵活,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 本篇小说是自传性的作品,还采用了儿童叙事视角。 儿童视角的作用: ①揭示成人难以体察的生存世界面貌,用儿童天真善良的天性对比成人世界的丑恶以审视人性:儿童视角的运用,通过孩子另一种眼光的观察和透视,表现与儿童感知发生联系的那部分现实生活景观,易于揭示成人所难以体察到的生存世界的可能面貌,批判社会。 ②儿童纯洁的心灵使得叙事内容或客观真实或“陌生化”或充满童趣诙谐。 ③儿童的好奇心推动情节的发展。 本篇小说是自传性的作品,兼具成人视角与儿童视角,分析其作用。 ①小说多处运用成人视角即以成年的“我”来追忆往事;比如“那地方经过后来的改建, 现在已经变了样了。当年那儿是…(第2段)”等表述, 在追忆 和回味中表现了成年大卫的理性睿智, 有利于读者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审视发生的故事, 有利于情节推进, 也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小说也多处运用儿童视角即以孩子的眼光来叙述正在经历的人或事, 显得非常真实, 比如写米考伯“没有头发, 光秃得像个鸡蛋, 他的大脸盘完全对着 我”。语言表达率真, 鲜活生动又充满童趣。 ③两种叙述视角的综合运用, 有利于读者在感受“成熟”与“幼稚”, “理性与感性”的对比中感受成长主题。 任务二:探寻成长踪迹,见证心路历程 1.梳理情节,分层概述 (提示:概括时以“我”作为主语,概括到遇到的人与经历的事及地点的转换。) 序幕(1-5段):“我”在斯通斯通-格林比货行给当童工,与小伙伴过着悲惨的生活。 开端(6-23段):“我”由昆宁先生(账房先生)引见米考伯(房东),被米考伯亲切热情对待。 发展(24-44段):“我”住在米考伯家,目睹他们的生活,倾听米考伯太太的苦楚,借钱于她而被拒,帮她典当财物。 高潮(45-50段):“我”去监狱探望米考伯先生,向船长借刀叉。 结局(51-54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