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85780

6《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比较阅读(表格式)任务式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380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教案
  • cover
曲直笔触识斗士,暗夜长歌悼英雄 ———《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联读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两文中的人物形象,体会塑造方法的异同,感受革命青年为理想献身的精神。 2.通过联合阅读法分析课文,联系写作背景,比较两文的艺术表达,把握鲁迅散文的特点。 3.通过革命文学学习与积累,汲取先烈的品格营养,理解革命文学作品的当代意义,传承并发扬优秀革命传统。 教学重点 1.通过比较两文中的人物形象,体会塑造方法的异同,感受革命青年为理想献身的精神。 2.通过联合阅读法分析课文,联系写作背景,比较两文的艺术表达,把握鲁迅散文的特点。 教学难点 汲取先烈的品格营养,理解革命文学作品的当代意义,传承并发扬优秀革命传统。 课前预习任务 结合课后的学习提示,思考这两篇文章异同点。 课堂导入 温故知新,浅谈鲁迅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有悲苦潦倒的底层人民,有麻木不仁的愚昧之辈,也有着一群焕发着崇高之美的青年。他们在那个苦难的时代,在救国的道路上抗争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今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走近《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联读的学习,去品味那个苦难的时代,识斗士,悼英雄。 学生交流。 任务一: 感革命青年崇高之美 阅读《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两篇课文后,请你借助表格进行梳理,回顾并比较内容,感受革命青年的崇高之美。 1.活动任务:回顾课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 名称类型主题主要内容《记念刘和珍君》写人记事为主的纪念性散文记念革命青年追忆与刘和珍等人交往的往事,讲述遇难经过。《为了忘却的记念》写人记事为主的纪念性散文记念革命青年回忆自己与白莽、柔石等在文学生活上的交往,记叙被捕后的狱中生活及遇害情景。 2.梳理作者所记叙的刘和珍、白莽、柔石三位青年的主要事件。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 主要人物事迹与表现品格刘和珍白莽柔石 刘和珍: “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全年《莽原》周刊 ———向往革命,渴求真理 “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参加学潮斗争 ———嫉恶如仇、勇于斗争 对母校前———黯然至于泣下” ———有思想,有远见,责任感强烈 “欣然前往”执政府前请愿而遭残害 ———敢于斗争、热忱爱国 “始终微笑,态度温和” ———和蔼善良可爱的青年 白莽: 对彼得裴传和诗的翻译及有意曲译———爱憎分明 与鲁迅初次见面后来信并坦率地表示“很悔和我相见”———坦诚 刚从狱中释出,热天穿厚棉袍、汗流满面,却毫无愁苦地便登门拜访鲁迅,并告知自己是革命者———坚强乐观 柔石: 姓名、籍贯、方孝孺的典故———硬气”和“迂”。 在朝花社工作的种种表现———勤奋 跟女性走路、和作者走路的表现———淳朴、善照顾人 在创作上,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在艺术上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 狱中来信———天真、上进和“迂” 3.把握内容,品析文字背后的青年群像。 内容比较:概括几位青年身上具有的共同的精神品质。———上进、热情、坚强、爱同胞憎反动势力,有斗争精神,身处黑暗政治统治下的爱国进步青年。 4.分析情感共同点: 无论是始终微笑着的刘和珍,还是有点“迂”的柔石等,他们都是为国为民的进步青年,但是却在人生最美好的阶段被反动派残忍虐杀,那么鲁迅在记念中倾注了哪些情感? 对爱国青年:哀悼、痛惜、赞颂 对反动派:痛恨、批判、讽刺 5.小结 两文都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纪念性散文,两篇文章主题相近,都是为悼念革命青年而作。 同时两文情感相通,都赞颂了革命青年的英勇,悲痛于他们的牺牲,憎恨反动势力的残暴,表现出悲与痛、爱与恨的情感交织。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 任务二:理解“忘却”含义之不同 “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