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90352

浙教(2024)七上6.1 几何图形(课件+教案+学案)

日期:2025-02-15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79437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浙教,2024,七上,几何图形,课件,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1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课题 6.1 几何图形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上) 教材分析 几何图形教材通常从基础的点、线、面开始,逐步引入各种常见图形。教材先通过直观展示,让学生形成初步认知,如三角形的稳定性、圆形的对称性等。在内容编排上,注重由浅入深,从简单图形到复杂组合图形。通过实例与练习,强化学生对图形特征的理解与应用。同时,教材强调图形之间的关系转换,如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联。在知识拓展方面,可能会涉及到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 能力培养 1.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柱形等,并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掌握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观察、操作和推理,深入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理解几何图形与点、线、面、体的关系,理解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区别; 2.能准确说出不同的几何体,能判断几何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区别; 3.学生经历“几何模型--图形--文字”这个抽象过程,培养学生抽象、辨别能力; 4.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习几何的热情。 教学重点 掌握常见图形特征、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及图形间关系。 教学难点 空间想象、复杂图形分析及综合运用知识解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如图积木中,有你熟悉的图形吗? 先自主探究,再小组合作,分析。 用积木的形状导入几何图形的定义,引出章节内容。 新知探究 探究一:引入概念 我们生活在充满图形的世界,它们美化了我们生活的空间。观察图中的黑板及平静的湖面,它们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数学中的平面是可以无限延展的。再观察图中的篮球的表面、油桶、交通锥的侧面,它们给我们以曲面的形象。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一些物体,如果不考虑它们的颜色、材质等,可以抽象出如图3的几何体。你还能列举出其他几何体吗? 从实物中得到的点、线、面、体称为几何图形。这些基本图形可帮助人们有效地刻画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 图3中的这些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的几何图形称为立体图形。另外,如直线、射线、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也都是几何图形,这些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称为平面图形。 注意 (1)圆柱和棱柱的区别:圆柱的底面是圆,棱柱的底面是多边形:圆柱的侧面是曲面,棱柱的侧面是平行四边形。 (2)圆锥和棱锥的区别:圆锥的底面是圆,侧面是曲面;棱锥的底面是多边形,侧面是三角形。 (3)球与圆的区别:球是立体图形,而圆是平面图形。 观察下图,图1中的点是夜空中的星星;图2中的点表示城市,而那些曲线通常表示河流、公路、铁路等。 点、线、面、体的关系 1.图形的基本要素:点、线、面是图形的基本要素。 2.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包围着几何体的是面,面与面相交形成线,线与线相交形成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说明:几何体的形成 (1)面围成体;如立方体由六个平面围成;圆柱由一个曲面和两个平面围成;圆锥由一个曲面和一个平面围成;球体由一个曲面围成。 (2)面动成体:这里的"动"指平移或旋转。如将一个长方形绕着它的任意条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就形成一个圆柱;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绕着它的斜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可形成两个底面重合的圆锥。 探究二:例题讲解 例 下列图形中: 平面图形有_____。 立体图形有_____。 解:①②③⑤⑦是平面图形, ④⑥⑧⑨⑩是立体图形. 学生自学、互动。在具体学习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讨论,猜想,发现结论。 阅读实际例题,理解实际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