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95585

3.2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课件)(共36张PPT)-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高二地理

日期:2025-04-2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516436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二,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36张
  • cover
(课件网) 麦哲伦带领的帆船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船队经过南美洲南端的海峡时,风大浪高。船队进入30°S附近海域时,平静无风,炎热少雨。离开该海域后,沿途一直吹着东南风。后来,东南风逐渐减弱,进入赤道海域时,风平浪静。 问题:1.麦哲伦船队哪段航程是逆风航行? 2.哪段航程最为轻松? 3.为什么船队在经过30°S附近海域时十分艰难? 导入新课 第三章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 第1课时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2019 新课标人教版 课 标 要 求 教 学 目 标 1、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的形成于分布特征。 2、运用示意图,说明风带的形成与分布特征。 3、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和实例,说明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一、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 目录 CONTENTS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气压降低 气压降低 气压升高 冷却 冷却 受热 气压升高 气压降低 气压升高 知识回顾 热力环流 近地面的风向 1010 1008 1006 1004 (hPa)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1)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近地面摩擦力影响。 (2)近地面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成一定夹角(30°~45°)。 知识回顾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空的风向 (hPa)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500 498 496 494 492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1)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影响。 (2)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垂直,与等压线平行。 知识回顾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大气环流的形成 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高低纬之 间热量差异 大气的 垂直运动 水平气 压差异 大气环流 空气水 平运动 大气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 热力环流既有小尺度范围的,也有全球大尺度范围的。 定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成因: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热量差异。 意义: 促使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促进了地球上的水量平衡和热量平衡。 特点:全球性、规律性、长期性 1.大气环流的概况 假设条件一: 只考虑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 地表均一 (无海拔高低、海陆之分) 地球不自转 (无地转偏向力) 地球不公转(太阳直射赤道) 请思考: (1)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较多?什么地方受热较少? (2)若受热不均,地球上的大气如何运动? 赤道 热 冷 北极 2.单圈环流(理想状态) S N 低压 高压 成因:地表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大气水平运动 垂直方向 赤道地区:上升气流 两极地区:下沉气流 水平方向 北半球:北风 南半球:南风 2.单圈环流(理想状态) 思考: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 不能,因为地球是不停自转的而且地球的表面不是均匀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 假设条件二: 只考虑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 地表均一 (无海拔高低、海陆之分) 地球自转 (有地转偏向力) 地球不公转(太阳直射赤道) 赤道 热 冷 3.三圈环流(理想状态) 北极 请思考: 此时地球上的大气是如何运动的? 30° 0°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风带 ·高空 水平气压梯度力 到北纬30°高空偏转成西风,气流无法北上,在此堆积下沉 低纬度环流圈 北半球 3.三圈环流(理想状态) 30° 0°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高空 水平气压梯度力 90° 极地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低纬度环流圈 3.三圈环流(理想状态) 北半球 低纬度环流圈 30° 0°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高空 水平气压梯度力 90° 极地高压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 中纬度环流圈 高纬度环流圈 极锋 北半球 3.三圈环流(理想状态) 3.三圈环流(理想状态) 气压带的形成 成因: 热力因素:使大气热胀冷缩而引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