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滋养心灵》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的第二框的内容。本框内容主要围绕为什么要滋养心灵,怎样滋养心灵展开。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滋养心灵的重要性,学会滋养心灵,保持心理健康,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情绪变化不稳定。尽管他们尚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但急于摆脱成年人的束缚,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出一些叛逆行为,容易用比较极端的方式释放压力。因此对他们进行如何爱护身体、滋养心灵的教育和引导是非常迫切和有必要的。本课引导学生认识到要珍爱生命,就要学会爱护身体,学会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强健体魄,提升生命意识:还要学会滋养心灵,知道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生境界。 核心素养分析 1.政治认同:保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坚定理想信念。 2.健全人格:培养健康的心理,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锻炼出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 3.道德修养:学会滋养心灵,增强生命韧性,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保持良好的生命状态。 4.责任意识: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方法,勇于战胜挫折,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做自己生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教学重点 滋养心灵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难点 保持心理健康,学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播放视频《当代学生的精神状态》 提问:你的精神状态还好吗? 【导入语】本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滋养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观看视频,发表感想。 二、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时间:3分钟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77-80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1.为什么要滋养心灵? 2.如何滋养心灵? 3.心理健康的含义和表现? 4.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活动一 体悟滋养心灵之意 教育部决定自2024年起,将5月确定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作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重大任务,通过全面贯彻科学教育理念、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引导家长呵护孩子心理健康、精心组织首个宣传教育月活动等,推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思考探讨:1.请你谈谈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对我们的意义:对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学习工作效率、智力与个性发展、心理疾病预防、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希望我们能拥有良好的生命状态。 补充提问:什么是良好的生命状态? 提示: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 【总结归纳】1.为什么要滋养心灵(意义)?P77 ①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 ②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 活动二 探究滋养心灵之法 (一)小学时,小俊学习成绩很好,上初中后,成绩却不太理想。他逐渐失去了自信,学习状态很差。在发现自己的问题后,小俊主动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寻求老师的专业帮助。经过老师的疏导,小俊的状态越来越好,上课注意力集中了成绩也慢慢提高了。 提问:小俊为什么主动到学校心理室寻求老师的专业帮助 提示:失去自信,学习状态很差→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补充问题:什么是心理健康?有哪些表现? 【总结归纳】含义:心理健康是一种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