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09184

甘肃省天水市新梦想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11-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5821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甘肃省,学期,试题,语文,测试,第三次
    甘肃天水新梦想第三次测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A.人与家庭共生转向人与天下共生,是通过“仁”的概念,而非孝与仁。C.依据材料二第一段,欧洲国家的共同体意识不是在欧洲人的身份意识转变中产生的。D.“污名化”是西方民族认同的实现方式———树立“他者”的必然结果,不是实现民族自我认同的手段。) 2.C(强化了后世“正统论”“华夷之辩”的不是宋代新的民族认同观,而是宋朝儒家文化的巨大影响力。) 3.D[(一)主要内容是:中国基于伦理而形成的天下一统的观念和秩序。(二)主要内容是:西方基于民族概念,通过树立“他者”,从而建构其眼中的国际秩序。另外,从材料的出处也可以做出相应判断。] 4.D(《仪礼·觐礼》中的表达解释的是②段中的“周朝基于礼制的天下秩序,处处渗透着家庭的伦理”,而⑤段主要讲中国人的天下观在宋代遇到的挑战及其新的发展。) 5.①钱穆先生的观点,阐释了中国人的天下观:天下是人类的伦理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就不可能存在民族歧视。②琳达·科利的看法,阐释了近代欧洲国家通过战争实现内部民族认同的做法。③两种理解,代表了中西方对于“民族”这一概念的不同认识和态度。(每点2分) 6.D【解析】“进入茫茫的沼泽地”是作者对创作困难的一种认知,不能体现“思想太勇猛”。 7.D【解析】“展现了我从焦虑到平静的心态变化”错误,我的心情在这三天里并未变得平静。 8.①由“我”到“你”的切换,突出了作者进入开头三天写作时内心活动的激越,体现出作者强烈的自责心理和自我反思、自我审视的意识。②如此切换,符合人物创作前到创作中的心理变化,让起笔创作的过程更清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感同身受。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1)可以删去。①全文的重点是叙述自己创作的心路历程,全文到“平静地坐下来”“顺利地开始了”,内容上已是完整的整体,删除引文不影响内容的完整性。②这部分是小说《平凡的世界》的第一段,文本内容与此文无关。③引文作为小说开头,用语含蓄深沉,与全文的语言风格不一致。 (2)不可删去。①从上下文的联系看,全文的重点是创作的心路历程,而引文部分是作者能平静坐下,顺利开始创作的最有力佐证。②从内容思想上看,引文也是作者“开头要平静地进入,就是全书的总布局也应该按这个原则”“艺术的打击力量应该放在后面”等创作原则和思想的体现。③从结构上看,全文按情绪的“平静一激荡一平静”的变化展开,引文与文章开头初到矿上时的心情、“四野美丽风光”形成呼应,体现心情平静的回归。④作者借小说开头的看似平静的景物描写,含蓄地表达了克服困难、完成写作的决心。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6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 EFH 11. A 12. A 13. (1)于是叫人押送出去,行了鞭笞惩罚后驱遣(打发)了他们,用斩刑完结了奏章,既做了善行,又劝勉了其他人。 (2)臣有愧于任右史一职,谨慎地把这件事记录在典册上,希望陛下选取浏览。 14. ①主要目的:劝谏时都表达了希望君主能够将仁爱之心推及到百姓身上。②手段上:苏轼先举例借助韩维的奏请进行阐释,然后再继续劝谏;孟子引用《诗经》和《汤誓》,把贤者与不贤者加以对比进行劝谏。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两段文言古文展现了不同历史人物对于“仁德”的理解和实施。第一则材料讲述了宋真宗的仁慈之举,韩维和苏轼对此提出了延展至普罗大众的建议,体现了对统治者仁政的期望。第二则材料中,孟子通过与梁惠王的对话,阐述贤者的乐在于与民共享,批评不贤之人无真实乐趣,说明执政者与民同乐的重要性。两则材料共同强调仁德、仁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