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送瘟神·其一 wǎng 绿水青山枉自多, 华佗无奈小虫何! bì shǐ 千村薜荔人遗矢, 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 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 shùn yáo 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 zhuó wèi 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 宁夏闽宁镇: 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 1996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启壮丽征程,福建与宁夏结成帮扶对子。经过20多年脱贫攻坚,作为两省区扶贫协作的示范窗口,闽宁村发展成了闽宁镇,昔日“干沙滩”变成了如今的“金沙滩”,从西海固地区搬迁来的6.6万生态移民过上了好日子。 课文导入 脱贫前 脱贫后 脱贫后 背景知识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沙滩无人烟,风吹沙粒跑。”这曾经是用来形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所在荒滩的一句唱词。直到1996年,福建和宁夏两省区党委政府根据中央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决策部署,决定全面开展闽宁镇对口扶贫协作。1997年7月15日,闽宁村正式奠基。如今,闽宁村已经变成了闽宁镇,人均年收入也由500元增至1.6万元。 解题 闽宁镇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推动、亲自命名建设、亲自授牌表彰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成功典范。1997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闽宁村奠基之日发来贺信写道:“闽宁村现在是个干沙滩,将来会是一个金沙滩。”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工作时指出:“闽宁镇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20多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艰苦奋斗、艰辛创业,把闽宁镇从昔日戈壁荒漠、杳无人烟的“干沙滩”变成了今日绿树成荫、百姓安居的“金沙滩”。 初读印象 山海携手、真抓实干,谱写沧桑巨变的光辉篇章。闽宁镇的诞生、建设和发展,凝结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饱含着闽宁两省区的共同努力。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深入西海固地区,提议闽宁两省区共同建设一个生态移民示范点,并亲自命名为“闽宁村”。 从此,相隔数千公里的扶贫协作跨越山海、昂扬向前。闽宁两省区创造了携手共进奔小康的骄人业绩,书写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闽宁篇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山海携手更加紧密。闽宁之间开行了“直通车”、搭起了“连心桥”、跑出了“加速度”。有了真情实意的帮扶、真金白银的投入、真抓实干的付出,才有了闽宁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贫到富的巨大变迁。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实干精神都是支撑我们奋进向前的强大精神动力。 文体知识 新闻,又称消息。狭义的新闻单指消息,广义的新闻指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以简明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最新事实的短篇新闻宣传文书,也是最常见、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 课文结构 闽宁镇的振兴背景(1—7): 福建、宁夏两省区的简称组合命名的扶贫移民区,从此开启了两省区携手向贫困发起挑战艰辛而温暖的征程。 抓基础也要重改革:昔日“干沙滩”加速蝶变成今日“金沙滩” (8-14) 乡村产业兴旺,必须实现农业现代化。 要面子也要里子 :从“高颜值”到“气质美”的华丽转变(15-20):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推进;把民风建设作为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引导农村自觉抵制陈规陋习。 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由“要我致富”转向“我要致富”(21-31): 振兴乡村,也振奋了人心,乡村振兴”的号角声,在闽宁这座崛起的新城中吹响,美丽画卷正在缓缓铺展。 乡村产业兴旺 抓基础也要重改革 要面子也要里子 这些画面是否是孤立的?为什么? 不孤立。三个幅画面紧紧扣住一个中心,即迎难而上、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