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1931年日本占领沈阳后,东北人民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战。这表明( ) A.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C.国共两党正式联合抗日 D.日本侵占东北三省的幻想破灭 2.1937年,音乐家冼星海在家书中写道:“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的印象,当我还没有忘记的时候,如今又遭到更大的浩劫。”与冼星海六年前印象相关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 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B.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 C.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据史料记载,中共中央和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在全国大城市的办事处,与国民政府军委会所属部门进行高层之间的合作、协调,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朱德将军与阎锡山司令长官、卫立煌副司令长官共同指挥太原会战的范例。这说明 ( ) A.全民族团结进行抗战 B.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 C.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 D.华侨华人支援抗战 5.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除了国民党中央军之外,桂军、粤军、川军、滇军、湘军、东北军等战斗力较强的部队也先后投入到战争中,共70多万人。社会各阶层踊跃支持,工人、商人、妇女都给予军队很大帮助。由此可见( ) A.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B.敌后战场作用重大 C.中国综合实力增强 D.抗战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6.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日本的田中正明曾著有《“南京大屠杀”之虚构》一书,企图为南京大屠杀翻案。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最有力的证据是( ) A.电影作品《南京!南京!》 B.历史教科书中的记载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7.毛泽东曾提到说: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人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这段话主要说明抗日战争中( ) 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多数日本军队 B.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C.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 D.国共双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体 8.由于敌强我弱,上海、南京、武汉等重要城市相继失守,但中国以“空间换时间”,击破了日本“速决战”的战略企图,使抗战进入对中国有利的“持久战”。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放弃了上海等沿海城市 B.中国抗战的正义性 C.中国军队进行了顽强抗击 D.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敌后游击战 9.对下列四幅图片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全民族抗战 B.敌后战场的抗战 C.正面战场的抗战 D.第一次国共合作 10.叶挺将军曾评价:“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永垂不朽。”该战役( ) A.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B.是抗战以来最大的一场胜仗 C.有效地破袭了日军的交通线 D.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11.台儿庄捷报传出之后,举国若狂。南京、上海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新曙光。材料反映了台儿庄战役( ) A.击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精神 C.实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愿望 D.是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12.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日战争是中国和帝国主义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场决死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日本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