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36690

《9 端午粽》教学设计及反思

日期:2025-01-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5593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9 端午粽,教学设计,反思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 端午粽 【课前解析】 关注课文结构:《端午粽》选自作家屠再华写的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灯》。课文共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先介绍端午节外婆会煮好粽子等我们回去。第2自然段具体介绍了粽子的色、香、味。第3自然段重点写了粽子的花样多。第4自然段写了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课文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形象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 关注字词学习: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7个。其中有2个独体字,2个左右结构,3个上下结构,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会认14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以及1个多音字。另外本课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类积累叠词的用法,如“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积累“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关注朗读:本课的朗读主要有两个重点:一是初读时注意短语“( )的( )”的朗读,可以采用拆分法,分步呈现,帮助学生读好短语,为后面读好长句子做好铺垫。另一个朗读的重点是学习读好长句子。教学时可以采用“内容分解法”,引导学生对长句子的内容进行分解,明白句子所表达的内容,再运用各种方式练读、巩固。 【教学目标】 1.认识“端、粽、节”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午、节”等7个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人物心情。 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由来。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介绍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各地端午节习俗不同,主要有包粽子、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 图片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请学生自由谈论,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教师提问: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些什么? 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引出课文题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端午节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文题目:端午粽,学生齐读课题。 指导识字:端,前鼻音,可以组词端饭、端正。 粽,平舌音,可以组词肉粽、甜粽。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端午节的习俗,并利用图片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而产生新的阅读期待,促使他们感悟文中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出示课文朗读视频,学生听读。 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2)标出自然段序号。 2.学习字词 出示生字:端 粽 节 总 米 间 分 样 豆 肉 带 了 传 念 ①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及时正音。 ②教师指名认读,教师指导读好:端、间、分、传、念(前鼻音);肉(翘舌音);“了”是多音字。 教师提问:去掉拼音的这些词,你们还会读吗? 学生接龙认读,同学互评。 出示词语: 端午 粽子 节日 总会 糯米 中间 十分 花样 红豆 鲜肉 带走 了解 传说 纪念 教师引导读准词语:先自己读词语,读准字音。再同桌互相读,互相纠正。 去掉拼音,学生接龙读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3)教师指导读好词语中“一”的读音。 学生认读。 (4)引导学习识字方法:下面我们用之前学过的识字方法,一起来认识这些字。 偏旁识字,教师引导:“端”字有个立字旁,谁能说说立字旁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预设:在书写时要注意最后一笔是提。 教师继续引导:“粽”字有个米字旁,谁能说说米字旁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预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