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42281

第三节 碳达峰与碳中和 同步课件 -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鲁教版2024)

日期:2025-04-0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388385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同步,化学,2024,教版,课堂,精品
  • cover
(课件网) 感受化学魅力 探寻化学之美 控制燃烧 第六单元 第三节 碳达峰与碳中和 目 录 CONTENTS 1 认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及CO2含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保护自然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 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及其化学性质 感受化学魅力 探寻化学之美 重点:二氧化碳的制取及化学性质 难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可持续发展理念 3 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途径,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随着人类对化石燃料大规模的开采和利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持续升高,由此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碳达峰与碳中和是全世界为应对过量碳排放带来的全球气候挑战达成的共识。其中,“碳”指的主要是二氧化碳。实现“双碳”目标,需要追根溯源,厘清“碳”从哪里来,又可以往哪里去,在此基础上找准问题解决的方向,开展积极行动。 课堂导入 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一、 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究新知 观察下图(图中数字表示通过不 同途径产生或消耗碳量的相对 值),思考并讨论: 1.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有哪些 二氧化碳的吸收途径又有哪些 2.二氧化碳的循环对自然界和人 类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 3.从碳循环的角度分析,造成大 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 因是什么 观察思考6-4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产生 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 动植物的 呼吸作用 化石燃 料的燃烧 生物体 的分解 火山 喷发 吸收 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 光合 作用 水体 吸收 1.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与吸收途径。 2.二氧化碳的循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维持生态平衡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通过光合 作用,植物能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并释放氧气,为动物提供生存所需的氧气。同时,动物的呼吸作用又会产生二氧化碳,这样 形成了一个生态循环系统,保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 (2)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其浓度的变化会对全球气候产生显著影响。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引发温室效应,进而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洪水等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要维持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1)人类活动导致的化石燃料燃烧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 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来源之一; (2)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变化 人类活动导致大量森林被砍伐,森林的减少使 光合作用减弱,而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城市扩张和土地开发也减少了植被覆盖,进一步降低了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 二、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成分之一,是含碳的主要气体 心有质量思过往 行有方向期未来 认识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干冰的用途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 3.能溶于水 4.在一定压强和低温条件下,能变成白色块状或片状固体固体,俗称“干冰” 人工降雨 食物储运 干冰清洗 舞台烟雾 活动探究6-4 二氧化碳溶于水 如图所示,向一个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矿泉水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步骤 现象 解释 与结论 1 矿泉水瓶变瘪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变小,矿泉水瓶变瘪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大约可以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会溶解得更多。 取一支试管,从矿泉水瓶中倒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水溶液。然后向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振荡,观察现象。将试管加热,观察现象。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步骤 现象 解释与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