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46824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件(共22张PPT)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4-12-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13413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2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丁肇中先生,著名科学家,在1991年的一次大会上发表的重要演讲中就指出了“格物致知”精神对现代中国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部分,“格物致知”精神是如何在当代科学界发挥作用的,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它、培养它?让我们一起回顾那场精彩的演讲《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中心论点 2.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内涵及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1.文学常识填空。 丁肇中(1936— ),美籍华裔_____学家。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粒子获_____ _____。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本文是丁肇中教授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 物理 物理学奖 诺贝尔 2.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华裔( ) 丁肇中( ) 测量( ) 彷徨( ) 不知所措( ) 格物致知( ) zhào cuò yì zhì liánɡ pánɡ huánɡ liào望( ) miǎn怀( ) 朱xī( ) rú家( ) 瞭 缅 熹 儒 (1)格物: (2)致知: (3)诚意: (4)正心: (5)修身: (6)齐家: (7)袖手旁观: (8)不知所措: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推究事物的原理。 获得知识。 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端正心思。 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整顿管理家政。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丁肇中先生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 ,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 。文章用 的方法论证了中心论点。 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 实验的精神 举例子、讲道理 1.通读全文,说说本文的核心观点(论点)是什么? 2.小组探究这篇演讲是如何层层推进、思路清晰地阐述观点的? 3.交流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探究一: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中心论点。 1.通读全文,说说本文的核心观点(论点)是什么? 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小组探究这篇演讲是如何层层推进、思路清晰地阐述观点的? 这篇演讲的主体部分首先提出演讲的主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之后从中国传统教育引出“格物致知”,并与现代学术关联起来。 在具体分析中,演讲者先讲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并举了明代大理论家王阳明的例子;再讲现代观念中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内涵和重要性。 谈完“格物致知”的精神后,演讲者将目光放到中国学生身上,并以自己在国内和国外的求学科研经历,特别是受挫折的经历,告诫大家要摆脱传统教育偏理论轻实验的缺点。最后,他又从学术研究话题,扩大到如何应对当下的世界环境,提升了演讲的现实意义。 3.交流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然后说说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2.讨论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3.说说你认为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探究二: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内涵及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1.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然后说说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示例一:用手指捏鸡蛋,轻而易举就可以捏破;可是把鸡蛋放在手心捏时,无论怎样都不能把鸡蛋捏破。经过探究,我明白了,这是力的均衡原理。 示例二:在两只玻璃瓶里分别放进五只蜜蜂和五只苍蝇,然后将瓶底对着亮光,瓶口朝向暗处。几个小时后,五只苍蝇均找到了出口爬了出来,而五只蜜蜂全部撞死了。查阅资料得知,蜜蜂把光亮方向视为唯一的出路,只知道往前飞,而苍蝇并不死盯着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