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3 糖类的性质 实验目的 1.加深对葡萄糖、蔗糖和淀粉等代表性糖类物质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认识糖类还原性的检验方法。 实验用品 试管、烧杯、胶头滴管、酒精灯、陶土网、三脚架、试管夹、火柴。 葡萄糖、蔗糖、淀粉、10%葡萄糖溶液、10%蔗糖溶液、10% NaOH溶液、淀粉溶液、2% AgNO3溶液、2%氨水、5% CuSO4溶液、10% H2SO4溶液、pH试纸。 实验步骤 1.葡萄糖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原因解释 实验1 取少量葡萄糖,观察状态,将其加入试管后加水振荡,观察其溶解状况 葡萄糖为无色晶体;迅速溶于水 - 实验2 在洁净的试管中配制约2 mL银氨溶液,加入1 mL 10%葡萄糖溶液,振荡。然后在水浴中加热,观察现象 有银镜生成 CH2OH(CHOH)4CHO+2[Ag(NH3)2]OH 2Ag↓+3NH3+CH2OH(CHOH)4COONH4+H2O 实验3 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10% NaOH溶液,滴入5滴5% CuSO4溶液,振荡。再加入2 mL 10%葡萄糖溶液,加热,观察现象 先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CuSO4+2NaOHCu(OH)2↓+ Na2SO4; CH2OH(CHOH)4CHO+2Cu(OH)2+NaOHCH2OH(CHOH)4COONa+Cu2O↓+3H2O 2.蔗糖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原因解释 实验1 取少量蔗糖,观察状态,将其加入试管后加水振荡,观察其溶解状况 蔗糖为无色晶体;迅速溶于水 - 实验2 用以上实验中的方法制备Cu(OH)2,再加入2 mL 10%蔗糖溶液。加热,观察现象 无明显现象 蔗糖分子中无醛基,是非还原糖 实验3 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 10%蔗糖溶液和5滴10% H2SO4溶液,加热煮沸。再加入10% 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加入新制备的Cu(OH)2,加热,观察现象 出现砖红色沉淀 蔗糖的水解产物分子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 3.淀粉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原因解释 实验1 取少量淀粉,观察状态,将其加入试管后加水振荡,再加热煮沸,观察其溶解状况 淀粉是白色粉末状物质,不溶于冷水。在热水中淀粉会部分溶解,形成胶状的淀粉糊 淀粉的物理性质 实验2 用以上实验中的方法制备Cu(OH)2,再加入2 mL淀粉溶液,加热,观察现象 无明显现象 淀粉分子中无醛基,是非还原糖 实验3 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淀粉溶液和2 mL 10% H2SO4溶液,加热煮沸。再加入10% 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加入新制备的Cu(OH)2,加热,观察现象 出现砖红色沉淀 淀粉的水解产物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 问题和讨论 1.写出蔗糖和淀粉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 蔗糖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 淀粉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2O。 2.请结合糖类的性质,推测急救患者补充能量时,一般使用葡萄糖溶液,而不选择其他糖类溶液的可能原因。 提示 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易于被人体吸收,经酶的催化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提供了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1.下列实验操作和结论错误的是( ) A.用银氨溶液可鉴别麦芽糖和蔗糖 B.用银镜反应可证明蔗糖是否转化为葡萄糖,但不能证明是否完全转化 C.浓硫酸可使蔗糖脱水变黑,证明蔗糖含C、H、O三种元素 D.蔗糖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硫酸,加热几分钟,然后加入银氨溶液中,没有银镜产生,证明蔗糖不水解 答案 D 解析 麦芽糖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反应,蔗糖不含醛基,不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故A结论正确;蔗糖脱水变黑炭化,证明蔗糖含C、H、O三种元素,故C结论正确;验证蔗糖是否水解,先在蔗糖溶液中滴加几滴稀H2SO4,加热几分钟,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中和硫酸,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若生成银镜,则证明蔗糖已发生水解,故D结论不正确。 2.某学习小组设计的蔗糖水解反应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稀硫酸和热水浴都能加快蔗糖水解速率 B.滴加NaOH溶液的目的是调溶液的pH至碱性 C.加热至沸腾后试管内生成黑色沉淀 D.实验现象证明蔗糖水解有还原性物质生成 答案 C 解析 稀硫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