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新课导入: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毛泽东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学习目标: 1、指出文章批驳的观点和作者树立的观点。 2、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环节一:预习检测 1.读准下列词语(学友读,师友评价) 搽 玄虚 渺茫 麻醉 摧残 诓骗 脊梁 慨叹 省悟 笼罩 倘若 诬蔑 2、解释下列词语(师友读句子,学友解词) 1.怀古伤今: 2.埋头苦干: 3.舍身求法: 4.前仆后继: 5.自欺欺人: 6.不足为据: 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指一种落寞悲观的思想情绪。 专心致志,刻苦工作。 比喻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生命。 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不能当做根据。 3、文体介绍 (1)杂文:一种散文体裁,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偏重议论,也可以叙事。多针对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而作,一般短小精悍、形式多样、反应迅速、褒贬色彩鲜明并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文学性。 (2)驳论文:通过反驳对方的论点来阐明自己论点的议论文。一般有三种方法: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驳论点:先指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 驳论据:批驳对方的论据是荒谬的,错误的。 驳论证:指出对方论据是真实的,但不能证明其论点。论据与论点之间不能形成逻辑关系。 环节二:整体感知 1.作者针对什么论题发表议论 (学友回答,师友评价) 题目即是论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时值“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带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2.对方的观点是什么?论据是什么? (学友回答,师友评价或补充) 对方观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对方论据: 总自夸“地大物博” 只希望着国联 一味求神拜佛 3.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论据是什么? (学友回答,师友评价或补充) 作者观点: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作者论据: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 … 环节三:合作探究 朗读课文3-5段,说说作者是如何批驳对方观点的?(师友赛) 作者用对方的论据,经过论证得出:不久前失掉的是“他信力”,现在发展着“自欺力”的结论。也就是说,对方的论据并不能证明其论点,其论证过程是错误的,所以对方论点不成立。 (驳论证) 环节四:难点释疑 梳理论证思路(小组合作,班级展示) 首先,提出对方的论据以及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接着,通过驳论证的方式,用对方论据得出结论:中国人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的是自欺力。 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举例论证。 最后,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环节五:学有所得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你知道历史上哪些人物有这样的品行?试写出两例。 (格式应为“人物+事件”) 课堂小结 本文针对当时国民党政府及其御用文人散布的中国人对抗日失去信心的论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