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79227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赛马 说课稿,

日期:2025-04-0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186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赛马
  • cover
课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2.3欣赏赛马说课稿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序号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第三课欣赏曲目《赛马》。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赛马》是一首具有浓郁蒙古族风格的二胡独奏曲,由黄海怀创作。乐曲描绘了蒙古族人民在草原上举行赛马盛会的欢快场景,旋律激昂,节奏明快,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不仅展示了二胡独特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蒙古族音乐文化的魅力,是一首非常经典且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欣赏的民族器乐作品。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欣赏能力,对不同风格的音乐有了初步的感知和体验。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民族音乐也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但对于二胡这种民族乐器及其演奏技巧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感受、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熟悉《赛马》这首乐曲的旋律、节奏特点,了解二胡的音色及基本演奏技巧。 能够准确地分辨乐曲中的不同乐段,感受各乐段在速度、力度、旋律等方面的变化。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哼唱、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提高音乐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感受《赛马》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理解乐曲所描绘的赛马场景。 熟悉乐曲的旋律,能够准确分辨乐曲中的三个乐段,并体会各乐段的音乐特点。 2. 教学难点 体会二胡在演奏中通过不同技巧(如颤音、滑音、拨弦等)对音乐情感的细腻表达,并能够在聆听中准确识别这些技巧的运用效果。 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式(如绘画、诗歌、肢体动作等)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 五、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二胡的基本知识、乐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等信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2. 欣赏法:组织学生多次聆听《赛马》乐曲,让他们在聆听中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要素的变化,培养音乐感知能力。 3. 演示法:教师亲自演奏二胡或播放二胡演奏视频,直观地展示二胡的演奏技巧和音色特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性认识。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乐曲的音乐特点、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5.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哼唱、模仿演奏动作、用绘画或诗歌等形式表现音乐等实践活动,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记忆,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1. 播放一段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视频片段,视频中展示赛马、摔跤、射箭等精彩场景,同时播放具有蒙古族风格的背景音乐(如《鸿雁》)。 2. 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是哪个民族的传统盛会?在这个盛会上,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活动?”引导学生回答出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以及赛马活动。 3. 教师顺势引出本节课要欣赏的曲目———二胡独奏曲《赛马》,并简单介绍二胡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在演奏民族音乐方面有着独特的魅力。 (二)乐曲介绍(3 分钟) 1. 向学生介绍《赛马》的作者黄海怀,以及这首乐曲创作的背景和意义,让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