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唐雎不辱使命 B R SH M NG 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九下第10课 “一人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刘勰《文心雕龙》 作品简介 ———史家文字,小说笔法” 本文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别记载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这本书辑录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着重记述了谋臣、策士的策谋和言论,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其中的文章说理透彻,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善于借助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 作品简介 ———史家文字,小说笔法” 本文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别记载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这本书辑录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着重记述了谋臣、策士的策谋和言论,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其中的文章说理透彻,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善于借助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 背景材料 公元前230年和公元前225年,秦国用武力先后灭掉韩国和魏国。安陵是附属于魏国的小国,秦国想用欺骗的手段吞并安陵。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唐雎不畏强暴,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重点字注音 唐雎(jū) 逆(nì) 怫然(fú) 免冠(guān) 徒跣(xiǎn) 抢地(qiāng) 缟素(gǎo) 谕(yù) 韩傀(guī) 休祲(jìn) 色挠(náo) 要离(yāo) 活动一: 读译课文,把握文意。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500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就答应我吧!”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秦国。 派遣,动词 用 古:交换。今:容易,简单 表祈使语气 施予恩惠 即使这样 从 代词,指代安陵国土 古:于是。今:因为 动词,派遣 动词,出使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500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50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为什么呢? 凭 把 把……作为 “错”通“措”放置 用 增广、扩充 “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 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500里的土地(交换)呢? 古:这样,如此。今:今常用作判断词 表顺承,不译 转折连词,即使 “直”通“值”,只,仅仅 秦王怫(fú)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尔。” 秦王气势汹汹的发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