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96125

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同步练习

日期:2025-05-0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16075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初中,科学,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同步练习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2024九上·杭州期末)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健康人的尿液中一般不含(  ) A.尿素 B.血细胞 C.无机盐 D.尿酸 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缺乏体育锻炼等因素的影响,肥胖已越来越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如何控制体重和科学减肥已成为当前医学保健的重要课题。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造成肥胖是由于 (  ) A.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B.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C.只有同化作用没有异化作用 D.只有异化作用没有同化作用 3. 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物质的排泄途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经①排出体外的物质中含有尿素 B.②指肾脏,它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C.④指膀胱,尿液储存到一定量产生尿意 D.⑤指输尿管,将尿液排出体外 4.人体内形成尿的过程中,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 (  ) A.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 B.全部水、大部分葡萄糖和无机盐被重新吸收 C.全部的水和无机盐、大部分葡萄糖被重新吸收 D.全部的葡萄糖、无机盐和水被重新吸收 5.如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肾小囊(  ) A.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 B.肾小球可滤过血浆中所有物质 C.肾小囊中的原尿里含有葡萄糖 D.肾小管长而弯曲有利于重吸收 6.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80升,而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1.5升,比原尿少了许多,这主要是因为 (  ) A.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B.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C.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D.神经的调节作用 7.(2023九上·拱墅期末)如图所示为小乐构建的人体生理活动的概念模型,其中①和③表示血管,②表示相应的结构,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②为肾脏,则③中的尿素含量减少 B.若②为骨骼肌,则③中的氧气含量增加 C.若②为肺,则③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若②为小肠,则餐后1小时③中的葡萄糖含量减少 8.(2022九上·西湖期末)下表是某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部分成分含量(单位:g/100mL),则A、B、C三种液体依次是(  ) 成分 尿素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A 1.95 0.01 0 1.5 B 0.03 0.01 0.15 0.7 C 0.03 7.20 0.15 0.7 A.尿液、原尿、血浆 B.尿液、血浆、原尿 C.原尿、尿液、血浆 D.血浆、原尿、尿液 9.(2024九上·南浔期末)如图可用于描述生物体内的物质变化,a、b表示物质,M表示相应的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为脂肪,b为脂肪酸和甘油,则M为胃 B.若a为动脉血,b为静脉血,则M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C.若a为蛋白质,b为氨基酸,则M是口腔 D.若a、b均为动脉血,则M可能是肾小球 10.(2023九上·杭州月考)如图为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肾功能正常时,在尿液形成的过程中,下列成分能按箭头所示方向流动的是(  ) A.血细胞 B.脂肪 C.大分子蛋白质 D.葡萄糖 11.(2023九上·杭州期末)一个健康成年人的血液中的葡萄糖(a)、水(b)和无机盐(c)含量如图,该人大量饮水后排出的尿液中的成分最接近于(  ) A. B. C. D. 12.(2020九上·吴兴期末)自养型生物与异养型生物的主要区别在于(  ) A.能否进行有氧呼吸 B.能否进行新陈代谢 C.能否利用CO2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D.能否合成和分解有机物 13.(2020九上·越城期末)在利用酵母菌酿酒的过程中,从密闭的发酵罐中检测到三种化学物质的相对含量随密封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氧气、二氧化碳、酒精对应的曲线分别为(  ) A.P、R、Q B.P、Q、R C.Q、P、R D.Q、R、P 14.(第5节体内物质 的动态平衡(一))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关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