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03024

第三节 碳达峰与碳中和第一课时课件(共29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5-04-0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2465931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课件,视频,内嵌,PPT,29张,课时
  • cover
(课件网) 6.3 碳达峰与碳中和(1) 第一个被海水淹没的国家!———南太平洋的珍珠图瓦卢 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知道自然界中CO2的循环,能认识到“碳达峰”和“碳中和”中“碳”的来龙去脉。 2.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初步形成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化学观念。 学习任务一: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学习活动1 探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及原因。 1. 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有哪些? 二氧化碳的吸收途径又有哪些? 2. 二氧化碳的循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 3. 从碳循环的角度分析,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观察思考: 学习活动1 探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及原因。 CO2的 产生途径 CO2的 消耗途径 CO2循环的意义 生物的呼吸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 生物体的腐烂 海水弱酸分解 石灰岩的分解 植物的光合作用 海水溶解 生物的呼吸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CO2含量的增加对延缓冰期到来有益 1.[中考·丽水] 我国宣布力争于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互相平衡(如图1 所示)。下列途径中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是(  ) A.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D. 生物的呼吸作用 A 评价练习一 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吸收CO2,放出 . (2)为了缓解大气中的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不可行的是 。 A.开发太阳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 B.免赠贺卡 C.提倡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D.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3)请你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做法 . 光合 O2 D 双面使用打印纸 学习任务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与空气比较) 溶解性 【学习活动1】 观察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填写下列表格中的前三项(颜色、气味、状态) 颜色、状态、气味 无色 无味 通常状态 下为气体 ? ? 方案设计 实验现象 获得结论 方案一: 方案二: 学习活动2 设计方案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大小 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二氧化碳气体吹气球、肥皂泡、塑料袋实验 杠杆实验、称量实验 气球、肥皂泡、 塑料袋下沉 学习活动3 根据实验方案探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 实验操作 现象、问题 猜想与实验步骤 结论、解释 猜想与假设 根据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 你的提出的猜想是: 。 。 实验验证 如图,向瓶内注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的形状变 。 瘪 CO2能溶于水 CO2可能溶于水 相信你会总结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与空气比较) 溶解性 无色 无味 通常状态下为气体 (固体叫干冰) 能溶于水 比空气大 评价练习二 1.下列实验或现象不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是( ) B 学习任务三: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学习活动1 根据探究方案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探究方案 结论、解释 1. 2. 3. 4. 澄清石灰水 石蕊试液 历史资料呈现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 H2O = H2CO3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 + Ca(OH)2 = CaCO3 ↓+ H2O H2CO3 = CO2 + H2O (碳酸不稳定) (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阶梯状蜡烛熄灭实验 (同时体现了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 学习活动2 探究二氧化碳的用途,体会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观念 灭火 性质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 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制造饮料 性质 CO2 +H20 =H2CO3 人工降雨 性质 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