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眼里的我》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老师评价的多元性,包括学习表现、品德行为、课堂参与、社交互动等方面,认识到老师的评价是全面且客观的。 2. 学会通过与老师的沟通交流、自我观察以及收集他人反馈等方式,准确获取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信息,并能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3. 掌握根据老师的评价来发现自身优点与不足的方法,制定针对性的改进计划和个人成长目标,以促进自我提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讨论、小组活动、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表达力、合作能力以及自我反思能力。 2. 引导学生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人际交往和信息处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的意识,增强对老师的信任和尊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观念,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成长与不足,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和自我完善的意愿。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让学生清晰了解老师评价的维度和重要性,明白老师的评价对自身成长的积极引导作用。 2. 指导学生掌握获取老师评价信息的有效途径,并能正确解读和运用这些信息进行自我反思与规划。 (二)教学难点 1. 针对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的对老师评价的误解或抵触情绪,如何引导他们以开放和接纳的心态去理解和接受老师的评价。 2. 帮助学生将从老师评价中获得的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制定切实可行且具有持续性的自我提升计划,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效执行。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问卷调查法、角色扮演法、实践法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 设计一份“老师眼中的我”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品德修养、社交能力等方面,用于收集学生对老师评价的初步认知和自身期望。 2. 制作教学课件,包含学生在学校各种场景的图片、相关视频资料(如师生互动的温馨瞬间)以及不同类型老师评价的案例展示。 3. 准备角色扮演所需的道具,如教师的教鞭、书本、学生的文具、桌椅等,以模拟课堂场景。 4. 为学生准备便签纸、彩笔等工具,方便他们记录和整理信息。 (二)学生准备 1. 提前思考自己在学校里的表现,以及对老师评价的期待和感受,可简单记录以便在课堂上分享。 2. 携带自己的学习用品,如笔记本、笔等,用于课堂记录和书写作业。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视频引入 教师播放一段校园生活视频,视频中展示了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热烈、在操场上与老师一起参加体育活动等场景。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你们看到了自己和老师在学校里的哪些身影呢?你们觉得老师是如何看待你们在这些活动中的表现的呢?” (二)老师评价知多少 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教师发放并回收之前设计的“老师眼中的我”调查问卷,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问卷答案进行展示(隐去学生姓名)。例如:“有的同学认为老师最看重的是学习成绩,有的同学觉得老师会关注自己在课堂上是否遵守纪律,还有的同学觉得老师会在意自己与同学相处是否融洽。”教师对这些答案进行分类整理,引导学生思考:“大家对老师评价的关注点各有不同,那么老师的评价到底包含哪些方面呢?” 结合学生的思考,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老师评价的主要维度:学习成绩与努力程度、课堂参与度与表现、品德行为与修养、与同学的合作交流能力、自我管理与成长潜力等,并对每个维度进行简要解释。 2. 案例展示与讨论 教师展示三个不同类型的案例: 案例一:小明在数学考试中成绩优异,但在课堂上经常打断其他同学发言,课后也很少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老师在评价小明时,既肯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