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24466

6.3 黄土高原 课时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9-17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24451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黄土高原,课时,练习,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节黄土高原 一、填空题 1.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 2.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   、   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3.读“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流程图(把字母填在序号后的横线上): 土地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降低 B.人均耕地少,粮食需求增加 C.扩大荒地开垦面积,劳力需求增加 D.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 ①     ②     ③   ④    4.黄土高原黄土物质是由   作用形成的。 5.在黄土高原上     和 干旱 是该地两个制约农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二、单选题 如图为某地区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6.形成图示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修筑梯田 B.长期水土流失 C.大量窑洞崩塌 D.大规模开采煤矿 7.针对图示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可采取的工程措施是(  ) A.陡坡修筑梯田,种植果树 B.缓坡开挖沟渠,引水灌溉 C.坡脚修挡土坝、护坡等工程 D.陡坡退耕还林,植树种草 8.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在(  ) A.塬 B.梁 C.峁 D.川 9.地理科学探索是正确认识地理现象和事物的途径之一,一般包括“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实验验证)”等过程.据此回答小题. 如图中的实验,验证的地理现象是(  ) A.同等条件下,降水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B.同等条件下,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C.同等条件下,土壤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D.同等条件下,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10.地坑院是窑洞的一种,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陕县曾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地坑窑院文化之乡”。读图,这种民居反映了当地突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  ) A.长冬无夏,气温年较差小 B.温带大陆性气候,缺少木材 C.黄土层深厚,且有直立性 D.地处西北地区,降水稀少 11.在黄土高原行走,本来距离很近,却常要绕道远行,其原因是 (  ) A.河道纵横 B.沼泽遍布 C.冰川广布 D.千沟万壑 12.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方,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不包括(  ) A.土质疏松,多空隙 B.植被覆盖率低 C.土地沙漠化 D.降雨集中强度大 13.制约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 A.暴雨和泥石流 B.干旱和水土流失 C.荒漠化和干旱 D.酸雨和水土流失 14.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表千沟万壑,湖泊星罗棋布 ②全部退耕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 ③陡坡地退耕要与发展多种经营相结合 ④窑洞和信天游是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三、综合题 15.祖国母亲养育了我们,可祖国母亲身上却存在许多“病症”,现在让我们为母亲“诊断把脉”,写出病因及处方。 (1)病症一:水资源短缺 图中   地区供水最为紧张。病因:①本区水源少,②   (土地利用类型)多,③人口集中,城市众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处方:我国实施的大型调水工程是   ,该工程中线方案是由汉江上游的   水库引水,跨   、   、   、   四大流域,经   、   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以解决   地区的缺水问题。 (2)病症二: 水土流失严重,图中   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病因:该处土质疏松,破坏严重,且夏季多暴雨的冲刷,地表形成了“  ———特点。处方:   。 (3)病症三:土地荒漠化 图中   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病因:由于   或弃牧毁草开荒致使草场退化,处方:   。 (4)病理分析:我们祖国母亲的许多“病症”尽管与许多自然因素有关,但也受人为原因的影响。为了保护我们的母亲,也为了我们的幸福,让我们共同倡议:   、   (针对“病症”,任写两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话)。 16.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