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35467

第八课《晚会》 教学设计 湘艺版(2012)音乐五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167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八,晚会,教学设计,艺版,2012,音乐
  • cover
晚会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表演《晚会》来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观察能力,同时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并能情感丰富地演唱。 (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晚会》的创作背景、作者贺绿汀的生平以及乐曲的结构等知识点。通过这些内容,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音乐知识,还能了解中国现代音乐史的一部分。 (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学会如何从音乐中寻找和表达情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通过集体创作活动加强团队合作能力。此外,通过背诵和表演自己创作的歌曲,学生可以提高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晚会》相关知识,包括作者贺绿汀生平及作品创作背景等,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知识,提高音乐文化素养。 (2)以小组合作形式对《晚会》进行演唱、歌词创编和动作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创造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在学习和表演《晚会》的过程中,感受乐曲中的欢乐氛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1)从学生角度,难点在于如何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歌词填创与动作编创。 (2)从知识本身角度,重点是理解歌曲内容并富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情境模拟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播放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们随着音乐的节奏起身。老师微笑着问候:“同学们,早上好!请大家也跟我一起说‘老师好’。”(生:老师好!)引导学生们坐下,并提醒他们保持正确的坐姿。(师生共同调整坐姿) 复习柯尔文手势。老师宣布:“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上次课学习的柯尔文手势,请注意看我的示范。”慢慢地展示从C到B的手势变化,每做一个手势都清晰地说出相应的音名(C-D-E-F-G-A-B)。(学生跟随老师做手势并念出对应的音名)指定几名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学生可以给予纠正或鼓励性反馈。 复习歌曲《晚会》。老师提问:“让我们一同回忆之前学过的《晚会》,谁能告诉大家这首歌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学生踊跃举手回答,描述该曲表现了人们欢庆胜利的情景以及作者通过作品表达的情感)老师称赞并过渡到下一环节:“非常好!接下来我们一起合唱这首歌曲的第一段吧!”老师用电子琴伴奏,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唱第一段歌词。(老师边弹琴边指挥,并提醒学生注意发音准确性和表情) 二、基本部分 1. 导言 作者简介与创作背景介绍 老师深情地引述:“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先生的作品《晚会》。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位艺术家。” 贺绿汀小传 “贺绿汀(1903-1999),原名贺楷,是中国近现代音乐的重要先驱及杰出教育家。他出生在湖南邵阳,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其作品包括大合唱、合唱曲目、各类器乐独奏曲等,还出版了学术著作《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展示相关图片材料以加深印象) 作品信息 “这首《晚会》实际上是根据早期同名钢琴小品改编而来,最初名为《闹新年》,后更名为《晚会》。它最早于1934年问世,经过多次修改完善,最终成为广受欢迎的经典之作。今天我们将重点欣赏的是其管弦乐队版本,它可以生动再现人民群众庆祝重大喜事时那份无比喜悦与欢乐的心情。” 初步感受 老师播放完整的《晚会》录音。 “同学们,请仔细聆听这段旋律,在心中勾勒一幅属于你自己的晚会画面。”(播放完整录音) 播放结束后,老师引导学生分享感受:“听完以后,你们觉得整首曲子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情绪体验呢?” (学生A: 让我觉得非常欢快,好像真的在一个盛大的晚会上一样) (学生B: 我感受到了人们的热情和喜悦) 2. 表演《晚会》 聆听与感知老师指导:“请大家翻开课本到相应的页码,跟着音频完整地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