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 27 * 一个粗瓷大碗 视频导入 抗日民族英雄 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5年11月被捕,1936年8月就义。 赵一曼 一个粗瓷大碗 陈列 曼妙 关联 水缸 归还 高粱 停顿 侦察 字词学习 字词学习 一个粗瓷大碗 hái(还有) 还 huán(归还) 盛 sheng(盛开) cheng(盛饭) 多音字 一个粗瓷大碗 听课文朗读,了解有关赵一曼的事迹。 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标清段落,碰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 ① 出示生字词,学生自由读一读,理解词语意思。 ②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独立识字。 ③ 检查掌握情况,教师相机指导多音字“还”的读音。 一个粗瓷大碗 默读课文,思考: 1.找出描写赵一曼的语句; 2.说说表现了赵一曼什么美好品质。 感知课文 课文围绕“粗瓷大碗”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通过介绍一个粗瓷大碗的来历,讲述了赵一曼在那样的艰苦中时时关心战士,和他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故事。 一个粗瓷大碗 划分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赵一曼用过的这个碗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第二部分(第2~11自然段): 具体叙述围绕“粗瓷大碗”发生的故事。 感知课文 一个粗瓷大碗 感知课文 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一、自学提示: 1. 组内质疑,梳理问题。 2.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探究答案。 一个粗瓷大碗 感知课文 “一次”与“感人”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担任政治委员时用过的。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但是抗联的老战士都能认出来。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赵一曼仅用过一次这个碗,它的感人之处又在哪里呢? 一个粗瓷大碗 感知课文 “送碗”与“还碗” 有一回,一场袭击日寇的战斗刚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鼓鼓的挂包。打开一看,是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吃饭用的 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赵一曼没有碗的时间很长 小组合作大声地朗读课文2—4自然段 思考:1.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5-8个字概括) 搪瓷缸子 一个粗瓷大碗 小通讯员“找碗”和“送碗”心情很急切———对赵一曼的关心。 感知课文 思考 : 2.想一想赵一曼对送来的碗是什么态度呢? 3.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一个粗瓷大碗 感知课文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语言描写 (正直、无私,爱护老百姓) “这……这……敌人都被消灭了,往哪里还啊!”通讯员为难地说。 赵一曼以为小通讯员从老百姓那里拿来了碗送给自己,所以坚决要求退回去。 试着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赵一曼和小通讯员的话。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一个粗瓷大碗 感知课文 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 侧面反映出赵一曼已经很久没有吃过饱饭了,同时也表现了小通讯员对赵一曼的关心。 “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学习5—8自然段 一个粗瓷大碗 感知课文 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倒 满满一碗 高粱米饭 盛 半碗野菜粥 (关爱他人胜过关心自己) 从哪些句子、字词可以看出赵一曼关心、爱护同志? 为什么“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到了,他没有吭声,眼睛里却含着泪花”? (动作描写) 感动和担心 一个粗瓷大碗 感知课文 学习完5~8自然段,谁能给这个部分起个小标题呢? “盛饭”与“倒饭” 一个粗瓷大碗 感知课文 赵一曼对胜利的期盼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