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46280

10 竹节人第二课时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5-01-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21082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竹节,第二,课时,课件,2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六年级语文上册 10、竹节人 (第二课时) 探讨交流: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手臂 腿 脑袋、身躯 纳鞋底线 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思考:作者为什么用说明性语言来详细地写制作过程? 作者用夸张的比喻说明这个豁口既宽且长,极力表现课桌的旧,有幽默的效果。为竹节人的玩法作铺垫。 对游戏发明者的猜测,充满了童趣,表达了孩子们对在课桌裂缝中玩竹节人的喜爱。 通过细节描写,准确表现竹节人是如何站立的。 比喻的手法,将竹节人和健美的小伙子比,生动又形象地表现出竹节人的威风凛凛。 这种玩法也非常有趣。 呆头呆脑 挨揍 “呆头呆脑”本来含有贬义的意思,用在这里反而给人一种可爱的感觉,这叫贬义褒用;“挨揍”本来是值得同情的,用在这里反而觉得很好笑。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竹节人的喜爱之情。 齐天小圣 金钩大王 窦尔敦 关圣大帝 你能给它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吗? 粘 做 作者连用五个“!”,营造出一种紧张、激烈的气氛,烘托出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激动心情,仿佛古战场中英雄征战的序曲,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开始。 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孩子们观战时的专注与入迷的情形和快乐满足的心情。既表现出“我们”对斗竹节人入迷,又给人丰富的联想。 学习了第1至19自然段,可以了解到竹节人的制作过程很简单,玩法很有趣,体会传统玩具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下面看看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虎视眈眈 大步流星 怒气冲冲 赫赫伟绩,鏖战犹酣 “虎视眈眈”“大步流星”“怒气冲冲”等词语表现了老师的严肃、可怕的形象。“赫赫伟绩”“鏖战犹酣”是大词小用,语言幽默,表现游戏时间之长,次数之多,突出这个游戏的吸引力,进一步表现了作者童年时期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之情。 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眼巴巴 沮丧 “沮丧”,失望至极。一是因为没有玩的,二是因为好不容易做的竹节人,被老师没收了。侧面表达出对游戏的喜爱。“溜到”“转悠”“希望”这些词语也表达了作者对竹节人的喜爱。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 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念念有词 全神贯注 忘乎所以 一模一样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化为乌有 老师玩竹节人那专注的神情,跟我们一模一样。这让我们感受到老师与我们的志趣相投,心灵相通,内心感觉到喜悦、满足与自豪。 不能删。玩竹节人这个游戏甚至引起了老师的青睐,突出玩竹节人的有趣。这部分内容深化了主旨,使竹节人游戏和老师共同构成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所以,这部分内容不应该删掉。 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代的“我”和伙伴们做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自己偷偷地玩等几件事,表现了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表达了作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