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专题三 名著整本书阅读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二、西游记[七上] 2025年中考语文主题训练 教材读书方法指导 ——— 精读和跳读 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取精读或跳读 的方法。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跳读则是主动地 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这两种方法在同一阅读过程中是可以交 替使用的,适用于阅读像《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小说。 精读 下面以《西游记》中“孙悟空三调芭蕉扇”这一故事为例,对精读进行介绍: 1.精读就是细读。如孙悟空借芭蕉扇为什么会遭到拒绝 这与孙悟空在观 音菩萨的帮助下,降伏了牛魔王与罗刹女之子红孩儿有关。如果不仔细阅读 作者的回叙,就无法理解“借扇”的艰难。 2.精读就是精思。如一借芭蕉扇被骗后,沙僧、猪八戒、唐僧三人关于是 否“西行”的对话,表现了各自怎样的心理 可以这样概括:沙僧认为“进退两 难”,深为取经前途担忧;猪八戒想“拣无火处走”,其一贯的“散伙”想法再次 复燃;唐僧“只欲往有经处去”,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取经决心。 3.精读就是鉴赏。如孙悟空、罗刹女的语言各有什么特点 孙悟空的话是 不是机智善变?罗刹女的话是不是泼辣犀利?…… 跳读 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 甚精彩的章节。如作品中一些描写人物外貌、打斗场面或环境气氛的诗词, 有“说书人”渲染夸饰的痕迹,大多处于“游离状态”,可以略而不读。再有, 书中少数降妖伏魔故事,套路雷同,情节简单,也可以跳过。 精读和跳读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要抓住一部作品的重要内容、精彩片 段,加以解读欣赏,而忽略那些无关紧要或并不精彩的内容,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作者简介 吴承恩,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 名著导读 《西游记》被鲁迅先生称为“神魔小说”,被林庚先生称为“童心之作”, 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小说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 戒、沙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以神话的形 式,影射了现实社会的种种矛盾,赞扬了孙悟空等人不畏艰难险阻、百折不挠 的可贵精神,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以及统治阶级的昏庸残 暴,寄托了作者关于社会与人生的理想。作品启示青少年:人生就要有所追求, 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青少年应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 战胜一切困难,直至胜利的终点。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要点 举例分析 开浪漫主义先河,充 满天马行空的想象 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书中人物出神入化的本领,完整的人物系列体系,以及神 幻莫测的神怪居住环境和不同凡响的时空概念都是本 书充满神奇想象的体现。 梦幻与现实相结合, 常常借神魔世界的 事情曲折地反映现 实 如比丘国国王用小孩子的心肝做药引,车迟国大仙把持 朝政迫害僧侣,都是当时明朝腐败政治的写照。 艺术特色要点 举例分析 人物塑造上将动物 性、神性和人性和 谐统一,既妙趣横生 又合情合理 “物性”指作为动物或植物的精怪,仍保持其原有的形貌 和习性,如鱼精习水,蝎子精有毒刺等。他们一旦成妖成 怪,就有神奇的本领,具有“神性”,会变化,会法术,会使 用神兵利器。作者又将人的七情六欲赋予精怪,让他们 具有“人性”,如“富有人情味儿”的黄狮精,待人和善,温和 克制。 小说框架 结构划分 内容概述 前7回 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 第8到12回 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 第13到100回 小说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 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人物剖析 孙悟空 别名 及由 来 ①美猴王(成功闯入水帘洞,被众猴称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