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别了,不列颠尼亚 选择性必修上册 1997年7月1日,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这是一个令人欢心鼓 舞的,热血沸腾的日子。1997 年7月1日凌晨零时,鲜艳的五 星红旗冉冉升起,香港美丽的天空响彻着雄壮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歌,米字旗黯然失色的落下,每个中国人无不心潮澎 湃,热泪盈眶。这一刻,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 一天,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中国下面,就让我们重温一下那个 激动人心的时刻。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1840 年,英国发动鸦 片战争。1842 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永 久割让香港岛。1856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割让九 龙半岛。1898 年出租九龙半岛界街以北土地及附属 200多个岛。后称为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 期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邓小平表示收复香港 的决心。最终1984 年,《中英联合声明》达成协议, 英国于1997年7月1日归还香港。 新闻六要素:五W+H 人物:( who, 谁 ) 时 间 :(when, 何时) 地点:( where, 何地) 事件:( what, 何事) 原因:( why, 为何) 影响:( how, 结果如何) 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因为什么原因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新闻五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新闻的特点 1.用事实讲话 2. 内容真实(真实性) 3.迅速及时(时效性) 4.语言简明(简明性) 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语:离任港督回国,英国管治终结。 主体:交接仪式 ●场景一:港督离任降旗仪式 ●场景二: 英方告别仪式 ●场景三:第二次降旗仪式 ●场景四:正确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场景五:“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结语:概述英国对香港管治的开始与结束。 快速阅读课文,明确这篇新闻的四部分内容。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本文 主体部分香港,回归,英国撤退时 的四个重要场景和三次降旗仪式内 容,并合作交流阅读情况。 ●第一场景:四时30分,港督旗帜在“落日余音”的号角 声中降落,四时40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第二场景:六时15分,告别仪式在添马舰东面举行。查 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了英国女王的赠言,降下英国国旗。 ●第三场景:七时45分,进行每天一次的降旗仪式。当晚 11时59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英国米字旗第三次降 旗。零时零分,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同时 在广场上和添马界营地升起 ●第四场景:零时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 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 ■第一次降旗:港督旗帜在“落日余音”的号角声 中降下来。这标志着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 来管治。 ■第二次降旗:当天港岛每天一次的降旗。这次 降旗如果在平时就很平常,但这一天意义却非 常大。因为这面旗帜的降下,标志着被英国管 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第三次降旗: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易帜,这 是最激动人心的一次。这次降旗标志着英国对香港 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管治结束了,也标志着中华人民 共和国从此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报 道的难度最大。香港156年的异族统治,我们有 权表示愤怒。但是,这种激情的表达必须遵循 理治和法治的原则,表达要得体,既要写中方, 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 一味的冷嘲热讽,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 征意义,细节连接的作用功不可没。请找出文 中的细节描写,体会语句的深刻含义。 “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 声中降下旗杆" 怎样理解彭定康的“面色凝重” 日落余音有什么含义 为何要加标 点 ●“面色凝重”准确的写出了彭定康离开港督腐蚀黯然神 伤的神态,反映出彭定康当时复杂的心情。 ●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幻想“永远都掌握着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