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54131

16.1电压表测量对象的判断 课件(共13张PPT)+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0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87855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6.1,电压表,测量,对象,判断,课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复习三:《电压表测量对象的判断》教学设计 课题 电压表测量对象的判断 学科 物理 课型 复习 来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1节 节次 授课日期 教师 授课对象 九年级学生 目标确立依据 新课标要求 3.4.3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3.4.4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的实例。探究并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 教材分析 在初中物理电路分析中,精准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极其重要。无论是在电路分析还是在电路计算中,判断完电路的连接方式之后,首先都要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测量对象,然后才能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规律进行分析,或者根据根据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同样在鼓掌电路分析中,也会根据电流表的有无示数来进行分析。在历年的中考当中,第一个计算题就是考查对电路的分析和计算,因此,熟练掌握电压表在电路中的测量对象,对于学好电学部分的内容至关重要,也是保证学社过在中考当中取得高分的重要一个环节,更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不可多得的好的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在上新课的时候重点是要求学生懂得如何使用电压表,强调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等,由于本节内容是电学的开始部分,学生对电学的知识掌握的比较少,因此在上新课的时候往往电路中不会有电压表电阻等电学原件,其测量对象讲的也比较浅显。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电学的相关知识,但由于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将知识点一个一个的分解开来给学生讲解的,在遇到综合性较强的电路分析和计算中,学生不能很好地将知识点串连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解决实际问题。也有的学生可能在当初新课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其掌握的比较浅显,不能和其他知识有效地贯通在一起,或者是在学习后面的知识时对前面的学习内容产生一定的干扰,导致对前面学习的知识和理解程度不能产生正确的认知,从而觉得电学难,影响到自己的进一步深入探究和学习等。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懂得电压表的使用和读数。2.在含有电压表的电路中能快速地判断出电压表的测量对象。 重点 1.懂得电压表的使用和读数。2.在含有电压表的电路中能快速地判断出电压表的测量对象。 难点 不同电路中电压表测量对象的判断。 材料准备 制作的PPT课件、电源、小灯泡、开关、导线等组成的实验器材若干套、NB仿真实验软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电压表的特点和使用:由于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很大,导致电流不能流过电压表,因此在接入电路的时候要和被测量对象并联在一起。如图所示。此时电压表测量的对象就是灯泡L1。由于电压表的电阻很大,电流不能流过它,所以可以直接将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此时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的电压。如果将电压表只与用电器串联接入电路,由于电压表的电阻远远大于用电器的电阻,用电器的电阻可以忽略,用电器近近似地看成导线,所以此时电压表也是测量电源的电压。 积极回顾知识,为构建新知搭好框架和基础。 回顾旧知。 讲授新课 任务一:找规律判断电压表的测量对象;并观察电压表和被测对象的位置关系。结果:V1测L1两端电压,V2测 L2两端电压;导线将电压表和被测对象连接成了一个闭合的圈圈。2.判断电压表能测L1两端电压吗?观察导线是否将电压表和L1连接成一个圈圈?结果:测电压表能测L1两端电压;导线将电压表和L1连接成一个圈圈。3.判断电压表能测L2两端电压吗?观察导线能否将电压表和L2连接成一个圈圈? 结果:测电压表能测L2两端电压;导线将电压表和L2连接成一个圈圈。3.判断电压表能测电源两端电压吗?观察导线能否将电压表和电源连接成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