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96133

2016春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教学课件:第四专题 《听听那冷雨》(共67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29271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16,第四,67张,听听那冷雨,专题,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导入新课 雨,是大自然的精灵,是诗文里非常活跃的音符。从春雨的“润物细无声”到夏雨的“昨夜雨疏风骤”,从秋雨的“留得枯荷听雨声”,到冬雨的“寒雨连江夜入吴”,那雨跳跃在唐诗宋词里,滴滴都是浓浓的情意。时空流转,又一场春雨,雨下在台湾的雨巷里,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这雨又会引发人怎样的思绪呢?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学习目标 1、朗读。感知文中独具魅力的语言; 2、缘景探情。梳理文脉,把握文章情景交融的意境; 3、感知游子意,感悟并深思乡土情思与文化之脉。 重难点:从句式、叠词、修辞等方面品味文章语言 有一位诗人,在台北厦门街的小巷里,高吟乡愁。 有一位散文家,时常举目望星天,作逍遥之游。 有一位评论家,拿起锐利的笔,声称要剪掉散文的辫子。 余光中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和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右手写诗,故诗作最丰,约六百余首。 其诗常常洋溢着对祖国的呼唤和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追缅怀念之情,“乡愁”式的中国情结是余诗的一大主题 。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 诗人从亲历的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物象来寄寓情感,这种取象看似平常,却蕴涵饱满的诗情 : 邮票(小)———母子深情 (绵长) 船票(窄)———夫妻恩爱 (厚重) 坟墓(矮)———生死悲痛 (巨大) 海峡(浅)———思乡哀愁 (绵绵无尽) 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乡愁四韵》就更有意味了: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 余光中之所以能写出动人的乡愁诗,是他有好几年时间在香港教书,近乡之情,供给他不少新题材、新感受,尤其初去香港时,魄挂魂牵,日思梦想,莫不尽在大陆,尽在从香港“北望中的那十万万和五千年”。 民歌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 也听见 沙 也听见 如果黄河冻成了冰河 还有长江最最母性的鼻音 从高原到平原 鱼 也听见 龙 也听见 如果长江冻成了冰河 还有我,还有我的红海在呼啸 从早潮到晚潮 醒 也听见 梦 也听见 有一天我的血也结冰 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 从A型到O型 哭 也听见 笑 也听见 ———余光中《寻李白》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左手写散文。 其散文被称为“诗化了的散文”。感性与知性,幽默与庄重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它独特的散文路径。 常常思想驰骋千里和句式变化多端 ,注重散文的容量和弹性,追求汉语自身的精致、准确与神韵。  我一直有一个说法:一个中国人,如果他一直墨守传统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孝子;如果说他一直向西方取经而不回来,那他就变成了一个浪子。孝子当然不会发扬光大,而浪子则一去不回头。往往是回头的浪子才能成气候,因为他能够融贯中外,吸收外来的营养,又能保留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余光中 “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 “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