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准确区分它们的不同形态和特征。 熟练掌握用各种材料和方法创作以点、线、面为元素的美术作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对抽象艺术的审美感知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浓厚兴趣和热爱之情,培养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引导学生感受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清晰透彻地理解点、线、面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点的大小、线的宽窄、面的形状等变化所产生的不同视觉效果。 熟练运用多种材料和技巧进行点、线、面的排列组合,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美感的美术作品,例如用彩纸剪贴、颜料绘制、废旧物品拼贴等方式。 2. 教学难点 能够巧妙地运用点、线、面元素来传达特定的情感、主题或意境,使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如通过密集的点表现紧张感,流畅的线体现动感等。 在创作过程中,能够突破常规思维,大胆创新,展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创意视角,避免作品的千篇一律。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在教室前方的展示区域摆放一些简单的点、线、面元素构成的实物,如一串珠子(点的排列)、一根绳子(线)、一块方形手帕(面)。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品,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这些物品中看到了哪些形状?它们有什么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回答,从而引出点、线、面的课题。 讲述:“在一个静谧的夜晚,一间神秘的画室里即将开启一场奇妙的表演。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充满惊喜的艺术世界。”设置这样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 教授新课 2.1点、线、面知识讲解 教师拿起一颗珠子,问道:“同学们,像这样单独的、小小的物体,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点。那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称之为点呢?”引导学生举例,如星星、雨滴、纽扣等,加深对点的概念理解。接着,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出不同大小的点,从极小的点到稍大一些的点,解释道:“点不仅有位置,还有大小的变化,不同大小的点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比如,小的点可能会让我们感觉精致、细腻,而大的点则可能更具存在感和冲击力。” 教师拿起绳子,将其拉直,提问:“那这根绳子像什么呢?当它有了长度和方向,就变成了线。那线又有哪些种类呢?”展示不同类型的线,如直线、曲线、折线等,让学生直观感受线的多样性。教师用绳子在黑板上演示直线的笔直、曲线的柔和以及折线的转折,同时讲解:“直线给人一种稳定、简洁的感觉,常用于表现挺拔的建筑、规整的图案;曲线则富有动感和韵律,像流淌的河流、飘动的发丝;折线带有转折和变化,能传达出一种紧张或灵动的情绪。” 最后,教师展开手帕,说:“这块手帕占据了一定的空间,有了形状和面积,它就是面。那面可以由哪些元素组成呢?”引导学生思考点和线如何构成面,如无数个点密集排列可形成面,线的平移或旋转也能形成面。教师在黑板上通过点的密集排列逐渐形成一个面,以及用线条的平移画出一个矩形面,展示面的形成过程,并强调:“面有不同的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不同形状的面也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圆形面柔和、亲切,方形面稳重、端庄,三角形面则具有稳定性和锐利感。” 2.2运用小物品制作点、线、面方法介绍及抽象画审美感知 教师展示一些用小物品制作点、线、面的示例作品,如用彩色纸剪成的小碎片粘贴成的一幅画(点的运用)、用毛线缠绕出的图案(线的运用)、用各种形状的卡片拼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