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单元 16 诫子书 素养目标 1.进一步熟悉文言文,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 2.理解文意。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 3.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古典作品熏陶。 学法指引 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1.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通读全句,联系语境,理解所写内容。 2.借助名词、代词断句。名词、代词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其前或其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3.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其后要断句。 学法 指引 4.借助文言虚词断句。①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盖”“夫” “是故”“于是”“然则”等词前面可断句; ②常用在句首的时间词,“俄而”“已而”“顷之”等词前面可断句;③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5.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 6.借助语法结构断句。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等,可据此断句。 1.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他早年避乱于荆州,隐居南阳隆中,躬耕陇亩,号称“卧龙”。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联合孙权抗击曹操的建议,此后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诸葛亮后期志在北伐,多次出征,与曹魏交战,最后因病卒于五丈原。著有《诸葛亮集》。 2. 背景简介 《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年仅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他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望尽在此家书中。 论点:①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治学:②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修身:③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惜时:④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自读课文,完成结构图。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诫子书 勤学励志 修身养性 珍惜年华 第一课时 故事: 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计 成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俗语: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诗句: 1.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2.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歇后语: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成语、俗语、歇后语、诗句知多少? 一、知人论世 古人往往在家书中寄语子女弟侄,予以教诲与劝勉,这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本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当时正值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诸葛亮一生效忠刘氏父子,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国家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北伐中他放心不下儿子,于是写下这篇《诫子书》,告诫儿子要读书修身、静心养德。 一、知人论世 (二)背景资料 二、初读课文 自主学习 参考注释阅读课文,读准字音、句读,大致了解文意。 画出不理解的语句,先与同学讨论交流,看看能否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可以借助工具书。 按类型梳理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 (一)解读标题 诫 子 书 诫:告诫、劝勉。 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书:书信。 二、初读课文 自主学习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fú (二)字音句读 二、初读课文 自主学习 yín 夫君子之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