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1.2怎样放得更大 教学内容 (六年级) 课时安排 第 课时 (共 课时) 对应课标 十三、工程设计与物化———13.3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利用工具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根据实际反馈结果进行改进并展示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组合凸透镜观察物体的活动,知道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且两个放大镜的距离不同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 科学思维: 通过类比分,理解光学显微镜中目镜和物镜的构造以及作用。 探究实践: 通过调节两个凸透镜,能制作出一个能清晰呈现物体放大图像的简易显微镜 态度责任: 在资质显微镜的过程中,对微小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认识到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它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能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制作成一个简易显微镜,并使用它进行观察记录。 【教学难点】 学生能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制作成一个简易显微镜,并使用它进行观察记录。 教具学具 教师:两个放大镜、一架光学显微镜、课件 小组:两个放大镜、印有小字(建议宋体,大小为数值2,内容不限,字数2~4字即可)的纸片、A4白纸、剪刀、胶带、餐巾纸、刻度尺、学习单 教 学 过 程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过 程 聚焦:(预设:6分钟) 提问:上节课我们简单了解了放大镜,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需要用到放大镜? 小结:在被观察物体太小的时候需要用到放大镜。 出示一张纸片,你能看到纸片上写了什么吗? (预设:可以,有学生读出来/不可以,看不太清楚) 介绍:人的肉眼能看清的物体的极限是0.1毫米左右,小于0.1毫米的物体我们人肉眼基本就看不见了。如果要观察这么小的物体,我们就需要用到放大镜了 请每位同学们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纸片上写了什么字? (预设:看见纸片上写的字:小学科学) 你感觉看上去清楚吗?怎样才能看起来更清楚更大呢? (预设:换一个放大倍数更大的放大镜) 7.引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怎样放得更大》 (设计意图:用问题和实验进行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实践做准备) 探索(预设25分钟) (一)活动一:组合两个放大镜 提问: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放大镜,老师这里不给同学们再提供更多的放大镜,怎样做才能让放大倍数更大? (预设:用两个放大镜) 两个同学为一组尝试用两个放大镜将记录单上的字迹放大。 (预设:学生同桌两人一组进行尝试,并且总结方法) 哪个小组来分享一下你们是怎样做的? (预设:学生分享自己的方法) 哪位同学可以总结一下,我们怎样用两个放大镜将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制作的步骤是怎样的? (预设:先用一个放大镜观察,在清晰的前提下,观察到最大的图像/保持第一个放大镜不动,在下面增加第二个放大镜/上下移动第二个放大镜,找到最大的清晰图像/保持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不变,反复移进和移出第二个放大镜,比较所观察到的图像。) 在这个过程中为什么要反复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呢? 小结:我们发现,用两个放大镜组合,不断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以及放大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就可以将物体的图像放得又大又清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理解放大镜的放大原理以及如何通过组合使用放大镜来实现更高倍数的放大效果。通过提问、实验、分享和总结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学原理,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二:制作一个组合凸透镜(简易显微镜) 1.提问:老师这里还有一张“密函”,这上面也有一些小字,哪个小组愿意用你们刚刚制作的这个放大倍数更高的放大镜来观察一下? 2.追问:这样使用方便吗?为什么你这么认为? (预设:不方便,因为手动了,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会改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