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81216

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强化练习题--专题强化练9 碳循环、碳排放与全球气候变暖(含解析)

日期:2025-05-1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4932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强化,2025,解析,变暖,气候,全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 专题强化练9 碳循环、碳排放与全球气候变暖   (经典题)下图是“环境中煤和其他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是原始森林被掩埋在地下形成的 B.煤炭多分布在近海,埋藏浅,易开发 C.化石燃料在沉积岩层中呈均匀、连续分布 D.化石燃料大规模使用可能改变全球碳循环 2.下列可以采取的固碳措施有(  ) ①增加植树造林面积 ②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 ③将二氧化碳封存到海洋中 ④建立碳交易市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4广东广州三模)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学评价山东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对推动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下图反映山东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指数大小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2001—2021年,山东省(  ) A.循环发展水平总体下降 B.绿色发展水平波动提升 C.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D.低碳发展水平总体下降 4.下列表述符合山东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情况的是(  ) A.第一产业比重增加 B.城乡居民收入比提高 C.人均水资源量减小 D.废水重复利用率增加 5.提升山东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  ) A.建立现代产业新体系   B.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C.提高新能源使用比重   D.增加环保经费投入   (2024浙江浙北名校联考改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冻土正在迅速融化,而这可能会导致甲烷气体的释放。据估计,北极地区方圆数万平方千米之内,蕴藏着约1.4万亿吨甲烷。如果这些甲烷被释放到大气中,将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一系列的灾难。完成下题。 6.北极地区甲烷的释放对全球气候的直接影响是 (  ) A.全球气候加速变暖   B.海平面上升 C.极端天气增多   D.北冰洋通航时间变长   (2024山西太原期末)霜是水汽在地面及近地面物体上凝华形成的白色冰晶。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第一次霜的日期称作初霜日,春季出现最后一次霜的日期称为终霜日。下图示意浙江金华1968—2016年初霜日、终霜日距元旦的天数。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1968—2016年,金华无霜期的变化趋势是(  ) A.提前  B.推后   C.延长  D.缩短 8.造成金华无霜期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厄尔尼诺现象增加  B.全球气候变暖 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农业结构调整 9.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增大金华霜冻发生的(  ) A.频率  B.强度  C.范围  D.不确定性 10.(2024山东临沂兰陵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减污降碳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的焦点。2022年,中国近90%的温室气体排放源自能源体系,其中电力行业作为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单一来源(48%),已经成为“双碳”目标下的重点改革对象。图1为2010—2050年我国固体废物的碳排放趋势示意图(含预测),图2为我国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变化图(含预测)。 (1)据图指出我国固体废物的碳排放的变化特点并解释原因。(4分) (2)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减少碳排放应采取的具体措施。(6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专题强化练9 碳循环、碳排放与全球气候变暖 1.D 煤炭是原始森林被掩埋在地下形成的主要化石燃料,A错误;煤炭多分布在陆地,埋藏浅,易开发,B错误;化石燃料在沉积岩层中是不均匀、不连续分布的,C错误;化石燃料中储存着大量的碳,大规模使用化石燃料会将碳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可能改变全球碳循环,D正确。 2.C 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固碳,故增加植树造林的面积是可以采取的固碳措施,①正确;将二氧化碳封存到海洋中,可以起到固碳的作用,③正确;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减排的措施,不是固碳的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