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81820

3.4《促织》:一只可以改变众人命运的小虫子 课件(共65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4-12-24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23439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模块,基础,2023,高教,语文,中职
  • cover
(课件网) 导入一 古代很多皇帝都有自己的爱好,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画画,还有的喜欢做木工,宋徽宗喜欢踢球,重用了踢球踢得很好的高太尉,结果是祸国殃民,明朝皇帝明宣宗的爱好是斗促织,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小说《促织》。 蒲松龄的自勉诗(科举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郭沫若题联(话聊斋) 写人写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导入二 促织 蒲 松龄 学习目标 1.鉴赏本文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2.归纳文言现象,把握文言词句的学习规律。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蒲家庄人。? 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自幼聪慧好学,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做塾师,舌耕笔耘,几近40年,直至71岁时方撤帐归家。 了解《聊斋志异》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后不断增删,至死方止,萃一生心血而成。 《聊斋志异》,“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志”即“记”,“异”指“异闻”。“聊斋志异”指在聊斋中记述的奇异的故事。 《聊斋志异》是一部短篇文言小说集,有近500篇。其中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 《聊斋志异》其内容大体可分为三个类型: 一是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这类作品代表作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 二是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摧残,《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作品。 三是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具有社会意义,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 创作背景 蒲松龄出生于书香世家,他早年也管想借助科举入仕,可惜屡试不第,只能以教书为生。他自幼便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厚,大约在二十一岁时,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创作《聊斋志异》。据说,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 解 题 “促织”又名“蛐蛐”、“斗鸡”和“蟋蟀”。 南宋诗人、文学家杨万里有一首七绝《促织》,“一声能遣万人愁,终夕声声晓未休。不能缫丝替人织,强来出口促衣裘。”本诗以蟋蟀一叫,秋凉了,提醒人们赶快织,故实为孰促纺织之意。 古谚云:“蟋蟀鸣,懒妇惊”,是说古代妇女一听到蟋蟀的叫声,便知秋日已到,离冬天不远了。于是抓紧时间纺织,这便是“促织”一名之由来。 正音诵读 猾黠 迂讷 迄今 诣问 爇香 翕辟 遽扑 掭草 不啻 抢呼 藁葬 惙然 觇视 猪鬣 龁敌 俾入 厚赉 蹄躈 xiá nè qì yì ruò xī jù tiàn chì qiāng gǎo chuò chān liè hé bǐ lài qiào 梳理情节 1.结合小说情节,全文共分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朝廷征促织。 第二部分:(第2段)成名因交不上促织而遭受痛苦。 第三部分:(第3-4 段)成妻占卜得图,成名按图索促织。 第四部分:(第5-7段)成子误毙促织———化促织———斗促织。 第五部分:(第8段)成名献促织,因祸得福。 第六部分:(第9段)作者评论促织一事。 梳理情节 2.全文是以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