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86612

2025届高考模拟作文写作:“观察与思考,顺应自然”导写及范文展示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46次 大小:184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5届,高考模拟,作文,写作,观察与思考,顺应
  • cover
高考模拟作文写作:“观察与思考,顺应自然”导写及范文展示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说:世间万物,皆有其道,观察与思考,便是领悟哲理的钥匙。也有人说:世间万物,皆有其时,强求不得,顺其自然。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题目给出的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强调了观察与思考的重要性,认为这是领悟哲理的关键。这种观点鼓励我们主动去探索和理解世界,通过深入的思考和观察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种观点则强调了顺其自然的重要性,认为强求不得,应该顺应自然的发展和变化。这种观点倡导我们接受并尊重自然和生活的节奏,不强行改变或追求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物。 在写作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 1.结合两种观点,探讨如何在观察与思考中寻找平衡,同时尊重自然和生活的规律。世间万物有道,需要我们观察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对万物有所领悟,观察思考是领悟哲理的钥匙。例如,我们可以讨论如何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既保持冷静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又能够顺应形势,做出合适的决策。 2.分析两种观点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世间万物有时,强求不得,要顺其自然。信息归纳到此还是相对清晰的,表面上看,若万物有道有时,我们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观察思考领悟?还是顺其自然绝不强求?例如,在科学研究中,观察与思考是不可或缺的;而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顺其自然可能更为合适。 回答以上问题就基本切合题意了!。这个时候我们发现这两者有个值得讨论的中间地带,那就是“度”的问题!。不能强求不是不求,观察思考自然也不是不顺其自然,因此我们尝试导出立意: 1.世间万物有道亦有时,先观察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到领悟的钥匙; 2.若钥匙始终打不开“门”很可能是背了时,不强求,顺其自然是解决之道。 3.不否定努力的同时不刻意强求,是理想境界,我们在成长中要平衡有度。 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如何在生活和学习中运用这两种观点,以及它们对自己的影响和启示。可以探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这两种观点的理解和实践,以及它们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在确定立意后,可以选择议论文、记叙文或说明文等文体进行写作。标题可以自拟,但要能够准确反映文章的核心内容和观点。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套作、抄袭,同时避免泄露个人信息。最后,确保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标题】 《万物有道有时,岂可背道而驰?》 《没有万能钥匙,不必刻意强求》 《万物有道有时,成长平衡有度》 范文展示 01.观察思考,顺应自然———人生旅途的智慧导航 一考生 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既是探索者,也是航行者,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和未知的挑战,如何找到前行的方向,成为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课题。观察思考与顺其自然,这两种看似矛盾却又相辅相成的态度,正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智慧导航。 观察思考:点亮心灯,照亮前行之路。 观察,是认识世界的窗口;思考,则是理解世界的钥匙。正如古语所云:“世间万物,皆有其道,观察与思考,便是领悟哲理的钥匙。”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包围,但真正能够深入我们内心,成为我们智慧源泉的,往往是那些经过我们仔细观察和深入思考的内容。 观察让我们发现世界的细微之处,无论是自然界的壮丽景观,还是社会生活的点滴变化,都能成为我们思考的素材。而思考,则是对这些素材的加工和提炼,它让我们超越表象,看到事物背后的本质和规律。通过观察与思考,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还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人生旅途提供坚实的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