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选择性必修3综合测评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某兴趣小组进行酵母菌发酵实验的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气球中的气体在酵母菌细胞溶胶和线粒体中产生 B.酵母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C.由实验结果可知酵母菌呼吸酶的最适温度为40 ℃ D.取部分发酵液在酸性条件下加入重铬酸钾会变为灰绿色 2.在生产、生活和科研实践中,经常通过无菌操作技术避免杂菌的污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消毒或灭菌,可杀死所有的微生物,包括孢子和芽孢 B.接种环、涂布器等接种用具的灭菌方式只有灼烧灭菌 C.为避免污染,操作尽量在超净工作台并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D.对于牛奶等不耐高温的液体,一般采用紫外线照射法进行消毒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第3、4题。 啤酒是一种以大麦为主要原料,通过麦芽制作→麦芽糖化→加啤酒花→糖汁发酵→分装保存等工艺流程而酿成的酒精饮料。据研究,啤酒产生泡沫的关键在于大麦中所含的LTP1基因表达的LTP1蛋白。大麦中所含的LTP1蛋白质越多,酿成的啤酒泡沫就越多、越持久。科学家将LTP1基因植入啤酒用酵母菌,使它产生大量LTP1蛋白质,这样即使大麦的质量不高,也能酿出泡沫丰富的啤酒,下图为转基因啤酒酵母的生产过程。 3.下列关于啤酒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啤酒发酵过程中,发酵罐中要不断地通入无菌空气 B.对麦芽进行糖化时,条件要控制为无氧、较低温度 C.工业化生产啤酒时,需对原料和设备进行消毒处理 D.为了监控发酵进程,可检测酵母菌数量和酒精浓度 4.下列关于转基因啤酒酵母选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LTP1基因PCR扩增时,作为原料的脱氧核苷三磷酸会依次连接到引物5'端 B.为了提高重组DNA分子成功率,常用两种限制酶同时切割质粒和LTP1基因 C.符合生产要求的转基因啤酒酵母,可在含青霉素不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生长 D.为了检测转基因酵母是否产生LTP1蛋白,可观察所酿啤酒的泡沫丰富程度 5.嗜热菌又称高温细菌,是一类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微生物。研究者从温泉中筛选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1所示。将得到的菌悬液转接于同时含有葡萄糖和淀粉作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得到若干菌落后用碘液作显色处理,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1 图2 A.甲、乙试管为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能分离获得嗜热菌单菌落 B.①过程为用蒸馏水稀释,②过程为涂布接种 C.丙试管中嗜热菌数量迅速增加,培养过程中需保证充足的营养和室温条件 D.图2中周围不显蓝色的菌落含有所需的嗜热菌 6.如图是将四倍体兰花的叶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植株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四倍体兰花叶片愈伤组织根、芽植株 A.①②阶段依次经过了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B.②阶段会发生减数分裂过程 C.①阶段需要激素,②阶段不需要 D.以此兰花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所得到的植株为二倍体 7.下图是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杂种植株的流程图,甲和乙分别表示两种二倍体植物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组分别是AA和BB。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经过程①获得的a、b称为原生质体,需悬浮在30%蔗糖溶液中以维持正常形态 B.②过程可用聚乙二醇、电脉冲融合、灭活病毒等方法促融 C.过程③和④分别是脱分化和再分化 D.所获得的d为异源四倍体,属于新物种 8.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胚状体可在不经历愈伤组织阶段的外植体上直接产生 B.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脱病毒苗,不具有抗病毒的性状 D.离体培养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