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注: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空气、NaCI 可能为混合物(O,+O3) 溶液、盐 可用物理 由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构成 酸、合金 (过滤,结 晶,蒸馏) 无固定组成和性质 或者化学方 法分离成各 各物质保持其原有性质 纯净物 特性:金属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强弱顺序: 物 纯净物 金属 银>铜>铝>铁)、导热性、硬度大、密度和熔点高 单质 由同种物质 唯一的液态金属:水银(汞) 组成 单质 唯一的液态非金属:溴 非金属 石墨C:导电性良好,但是非金属(金属一定能 由构成同种 单质 导电、导热,但能导电导热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 物质的微粒 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金刚石C 构成 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质 有固定组成 无机化合物 酸 和性质 碱 盐 各成分不保 持其原有性 化合物 一般有C、H等元素,因此然烧生成的产物为 C0,和H,O 质 有机化合物 CH,(最简单的有机物)、C,HOH等 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C元素,但含有C元素的 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 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 1、物质的转化规律 非金属单质一化合物 S+O,=点燃=S02(刺激性,有毒,污染空气) 4P+50,=点燃=2P,0,(除去空气中少量氧气) 等橙子 C+0,=点燃=CO (氧气充足) 2C+0,==2C0(氧气不充足)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20一酸 CO,+H,O=H,CO,(CO2通入紫色石蕊实验变红色,加热又变紫色) SO,+HO=HSO SO,+H,O=HSO 金属单质—一化合物 2Mg+O2=点燃=2Mg0 (发出耀眼强光,生成白色固体) 2Cu+O2=加热=2Cu0(红色的铜在空气中加热变黑色) 2F +202=点燃=Fe304(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某些金属氧化物+20—一碱 CaO+H20=Ca(OH)2 K20+H20=2KOH CuO、Fe2O3不能,因为对应的碱不溶 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一盐或金属氧化物 Fe+S=加热=FeS 2Fe+3Cl2=加热=2FeCl3 化合物间相互转化规律: 任何酸和碱都能发生中和反应 *任何碳酸盐和酸都能反应生成CO2↑ *盐+盐、盐+碱的反应中,反应物必须可溶,且要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种有气 体,水或沉淀) *盐+金属的反应中,反应的盐必须是可溶的。因此一些非常活泼能够跟水发生发应的金属 (K、Ca、Na等)不符合要求 2、物质的鉴别: HCI及盐酸盐(CI-):用AgNO3溶液和稀HNO,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CI↓) H,SO,及硫酸盐(SO42):BaCL,溶液和稀HNO,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BaSO,↓) 碳酸盐的检验(CO32):用稀HC1和澄清石灰水Ca(OH)2 酸和碱的检验: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 3、物质的推断: 沉淀:蓝色沉淀Cu(OH),;红褐色沉淀Fe(OH),;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AgCl、BaSO, 溶液颜色: Cu2+溶液为蓝色,CuSO4溶液、CuC2溶液 Fe3+溶液为黄色,FeCI3溶液 Fe2+溶液为浅绿色:FeCI2溶液,FeSO4溶液 黑色固体:CuO、C、Fe3O4 红色固体:Cu ●橙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