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96920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日期:2025-04-03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4406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3章,空气,生命,综合,素质,评价
  • cover
第三章综合素质评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我国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新能源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人类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达到相对“零排放”的目的。下列措施有助于降低碳排放的是( ) A.肆意焚烧田间秸秆 B.推广使用太阳能灶 C.使用大排量燃油车出行 D.直接排放工业废气 2.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也可以燃烧 B.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 C.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 D.二氧化碳会被植物吸收转化成氧气,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对环境没有影响 3.下列过程中,利用了氧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 A.推进火箭的过程中使用液态氧 B.炼钢的过程中使用纯氧 C.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 D.急救病人时输氧气 4.人由平静状态进入慢跑状态,呼吸不会相应发生的变化是( ) A.呼吸频率加快 B.呼吸深度加强 C.呼出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 D.组织细胞获得的氧气增多 5.烧烤是目前很多家庭聚会时喜欢的活动。烧烤可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烧烤应该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 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 C.固体酒精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从而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 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6.已知反应:,中不含碳元素和氢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反应中仅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是 D.每生成,就有生成 7.取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甲、乙,装满水后分别放入等量的金鱼藻,测出瓶中水的含氧量后盖上瓶盖。然后将甲瓶包上黑胶布,乙瓶不做处理。放在相同温度和光照下小时后,再次测出瓶中水的含氧量,两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于小时内甲、乙两瓶中水的含氧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瓶中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为 B.甲瓶中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为 C.乙瓶中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 D.乙瓶中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 8.如图,市面上有一款气培箱,它不需要土壤就可以让植物茁壮成长。该箱体由透明玻璃制成,其顶部有3排灯,5个小凹槽能同时种植植株,植株根部“悬于”玻璃箱中,不与营养水接触。其原理是利用内部马达的震动,将带有营养成分的水雾化,从而直接被植物根部吸收。下列有关气培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顶部的灯能弥补光照不足,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B.透明的玻璃箱体有利于根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C.根“悬于”箱中,没有与营养水接触,防止植物烂根 D.同时能种植5株小植株,体现了合理密植的科学思想 9.关于如图几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球的作用是平衡内外气压,防止橡皮塞弹开 B.反应结束,要等集气瓶完全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C.没有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可能是塑料瓶的质地过硬 D.集气瓶里预先放少量水,目的是防止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炸裂 10.下列图像符合描述情况的是( ) A.图①:表示用制取氧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质量发生的变化 B.图②:表示、试管中装有等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试管中有催化剂,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生成情况 C.图③:点表示此时某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图④: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吸气过程 二、填空题(共12分) 11.(12分)中科院研发了“液体阳光”技术,实现了简单有机物的人工合成。其反应模型如图所示,即在二氧化钛的催化作用下,将二 氧化碳转化为水和甲醇,后者是当下重要的清洁燃料。 (1) 模型图中“”所表示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可以判断是催化剂的依据是_____。 (2) 该技术通过光伏捕获太阳能,最终将太阳能以液态燃料甲醇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