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下 第三单元测试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用电设备发生火灾时,可用装有液态四氯化碳的“灭火弹”扑灭,灭火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不易燃烧 B.能导电 C.不易汽化 D.密度比空气小 【答案】A 【解析】可以根据题目中的具体描述结合灭火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A、四氯化碳能够用于灭火,说明不支持燃烧,不燃烧,故正确; B、根据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用电设备火焰上灭火可知,说明四氯化碳不能导电,故B错误; C、灭火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说明四氯化碳容易汽化,故C错误; D、灭火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说明四氯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D错误. 故选:A. 2.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实际上是指( ) A.铁块的重力比木块的重力大 B.铁块的质量比木块的质量大 C.铁块的密度比木块的密度大 D.铁块的体积比木块的体积大 【答案】C 【解析】铁比木头重是指:相同体积的铁比木头重,也就是说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大. 【解答】解: 生活中人们习惯说“铁比木头重”,本意是相同体积的铁和木头,铁的质量大,所以这句话的正确说法应该是铁的密度大于木头的密度. 故选C. 3.(2021七下·北仑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①氢气用于填充气球 ②氧气用于气焊 ③氮气为原料制取氨 ④利用液态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分离出氧气、氮气等 ⑤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A.①② B.②⑤ C.②③ D.④⑤ 【答案】C 【解析】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①氢气用于填充气球是利用物理性质密度小,错误;②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化学性质助燃性,正确;③氮气为原料制取氨利用化学性质,正确;④利用液态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分离出氧气、氮气等是利用物理性质,错误;⑤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物理性质升华吸热,错误。 故选C 4.(2024七下·义乌开学考)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冻矿泉水完全熔化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质量变大,密度不变 C.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对于同种物质,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答案】C 【解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质量、体积的变化一般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只有气体在膨胀和被压缩时,密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解答】A、冰熔化成水,是状态发生了变化,质量不会改变,但密度却变大了,故A错误; B、物体被带到太空只是改变了位置,质量、密度都不会改变,故B错误; C、牛奶被喝掉一半,含有的物质变少了,质量自然变小,而牛奶依然是牛奶,物质没变,所以密度不变,故C正确; D、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不变,m=ρV,m与V成正比,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5.(2024七下·宁波月考)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 B.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是凝固 C.干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