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98711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之《浣溪沙》同步课件+素材

日期:2025-02-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25822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同步,浣溪沙,诵读,编版,古诗词
    (课件网) 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 纳兰性德 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清代有一位著名的词人———纳兰性德,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赞他:“纳兰性德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习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纳兰性德,走进他的文学世界。 导入新课 返回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学习目标 1.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诗歌; 2.体味分析诗歌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 3.背诵默写诗歌。 纳兰性德( 1655—1685) ,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词人有“国初第一词手”“第一学人”之美誉。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纳兰性德文武兼修,尤善填词,他的词,多写悼亡、恨别、男女情思、思乡思亲等,写景逼真传神,写情真挚浓烈,清丽婉约,格高韵远,独具特色,在清初词坛独树一帜。著有《侧帽集》《饮水词》等。 返回 整体感知———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天生多愁善感,具有非常典型的纯真、敏感、多情、忧郁的诗人气质。 他生性孤傲,淡泊名利,不愿受社会种种森严礼法的束缚,但又无力反抗。纳兰性德出身显赫,仕途生涯顺畅无阻,没有一丝一毫被挤压被贬谪的经历。他作为康熙的贴身侍卫,经常随驾陪皇上守猎、去各地巡察。见多了官场的阿谀逢承,见多了虚伪、龌龊和尔欺虞诈,官场的许多暗道机关和潜规则为他所不齿,故而他从厌倦到为无法摆脱官场的捧场作戏而苦恼,他将这些视为精神枷锁,欲罢不能。 对纳兰一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感情。初恋惠儿,亡妻卢氏,情人沈宛,这三人都是他爱过的女子,却没有一个能与他白头偕老。可以说,纳兰的短暂的人生,有大半时间是在爱情中困顿而过的,爱他的人和他所爱的人一个个都离他而去,一个是因为皇权的至高无上他无法与之抗击;一个是生命的逝去他无能为力;一个是父亲大人的坚决反对,他无法做不孝子,纳兰的忠与孝注定了他要活在两难的境地里进退维谷。 整体感知———作者介绍 整体感知———作者介绍 整体感知———作者介绍 整体感知———作者介绍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整体感知———作品介绍 本词选自《纳兰词笺注》卷一(上海古籍-出卷网-2003年版)。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纳兰性德奉命赴梭龙巡边,十二月还京,此篇大约作于这一时期。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历史原因与环境原因以及词人自身的性格交织在一起,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这一曲边塞苍歌。 整体感知———创作背景 自由朗读这首词,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浣溪沙 纳兰性德 pàn shù lěi 整体感知———朗读本词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那边。 译文:(我)向那高耸入云的山峰方向一路前行,凛冽的北风吹断了战马的嘶鸣声,在这深秋的边塞,(该用)怎样的情怀(去感受这苦寒空旷)! 怎样的。 整体感知———理解词意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边防驻军的营垒。 译文:一抹晚烟飘过使营垒更显荒凉,半竿斜阳返照使关城更显破旧。古往今来多少故事涌上心头,悄然而生的幽恨何时才能平复! 关塞上的城堡。 整体感知———理解词意 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山峰方向一路前行,北风呼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面对)深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