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98756

(八上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课件+素材

日期:2025-05-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1次 大小:685334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文化遗产
    (课件网) — 部编八上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 身边的文化遗产 “要记得住乡愁。” ———习近平 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 倾听历史的脉搏, 回溯千百年来的深情…… cultural heritage 什么是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财富。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 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2022年11月29日晚,广西黑茶制作技艺(六堡茶制作技艺)、茶俗(瑶族油茶习俗)入列。至此,广西共有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以此为起点,回望历史,广西还有哪些著名的文化遗产? 壮锦 绣球 竹编 贝雕 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雨桥 绣球 宾阳炮龙节 瑶族油茶 发现身边的文化遗产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广西准备组织评选本省优秀文化遗产项目。小组合作填写表格,推选你心目中的最优秀的文化遗产。 遗产名称 英文名称 遗产类别 所在地 遗产概述 宾阳炮龙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的传统节日,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以舞龙和燃放烟花爆竹为主要活动,旨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宾阳炮龙节历史悠久,起源于北宋时期,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是炮龙节的正日,当天晚上,人们会手持烟花爆竹,在街上舞龙欢庆。整个活动热闹非凡,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宾阳炮龙节不仅是当地居民祈求平安和丰收的重要仪式,也是展示壮族文化的重要平台。 宾阳炮龙节 仫佬族依饭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传统节日,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以祭祀祖先和祈求平安为主要目的,活动内容丰富多样。 仫佬族依饭节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举行,持续三天。活动期间,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仪式和表演,如唱山歌、跳舞、杀猪宰羊等。其中,最重要的仪式是“做依饭”,即向祖先表示敬意和祈求平安的仪式。仫佬族依饭节不仅展示了仫佬族丰富的传统文化,也加强了当地居民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仫佬族依饭节 近年来,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也举办了相关论坛,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引发热议。 广西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广西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许多挑战。 保护现状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民俗活动受到冲击,传承人老龄化、后继乏人,保护工作缺乏资金和人才支持,以及社会对非遗保护的认知度不高。 挑战 保护现状与挑战 广西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主要包括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和社区传承等。 通过开展非遗项目进校园、举办非遗传承人培训班、建立非遗传承基地等方式,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推动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 传承方式与途径 途径 传承方式 政府与社会的作用 政府作用 社会参与 社会力量在非遗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非遗项目保护工作,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保护工作格局。 政府在广西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资金和人才支持,加强对非遗项目的宣传推广。 广西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运用数字技术、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创新展示和传播民俗类非遗的方式,提高其吸引力和影响力。 结合现代科技 探索与其他文化领域的合作,如与艺术、旅游、教育等领域的融合,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非遗产品和服务。 跨界融合 鼓励传承人采用新颖的传承方式,如网络传承、社区传承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