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98921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24)期末模拟测评卷A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3657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模拟,评卷,九年级,期末,2024,人教
  • cover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24)期末模拟测评卷A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a-40 C-12 O-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 1.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的是( )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 C.拉瓦锡 D.阿伏加德罗 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铜绿 B.氮气难溶于水 C.水在4℃时密度最大 D.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3.下表是初中化学实验室部分常用仪器,其对应用途有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仪器 用途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加热液态物质 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 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4.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B.工业分离液态空气时发生化学变化 C.食品在空气中因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是因为氧气能燃烧 B.物质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时,总会发光发热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铁固体 D.人进行呼吸时,能提供氧气与体内物质反应放出热量 6.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通过气味区别氮气和氨———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B.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中含有带电的粒子 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 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 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8.学习化学要构建好“宏观—微观—符号”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质子数相同的离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Cu”可表示铜、铜元素、1个铜原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 9.下列有关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 A.过滤和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C.电解水时负极和正极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比为1:8 D.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10.如图所示是“光催化固氮合成氨”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和丙都是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 C.反应后原子数目增加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2:17 11.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装满水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伸入集气瓶的底部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12.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用于切割大理石 B.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C.石墨烯导电性强,用作新型电阻触摸屏的电极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用于海水淡化 13.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木炭体现氧化性 B.实验中,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 C.酒精灯上加网罩的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D.实验结束时,应先撤出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 14.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器失火立即用水灭火 B.白磷放入水中保存,是为了隔绝空气 C.剪烛芯使蜡烛熄灭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D.扑灭图书、档案等物的失火,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15.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通入前,白磷均不燃烧;通入后,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 A.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接触 B.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若将甲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