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科学§4.6 保护土壤 教学设计 课题 4.6 保护土壤 单元 四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下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八下第四章第6节,也是本章的结束节,教材通过分析图文材料、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等形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土壤资源的分布,关注世界和我国土壤资源的严重危机,增强保护土壤的意识,树立防止土壤污染的责任感。使学生形成向上的,稳定的情感,从而树立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建议:土壤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但学生对于世界及我国的土壤资源状况土壤污染的现状并不了解,所以在课前让学生去查找一些土壤的有关知识,特别是我国的土壤状况,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我国土壤资源地基本状况;了解保护土壤和防止土壤污染的重要性及主要措施;了解全国和当地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壤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科学思维:关注全国和当地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壤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提出解决的对策与措施。探究实践:通过查找资料上网等方式来了解自然界中土壤的分布状况。态度责任:保护土壤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保护土壤的责任感。 重点 影响土壤资源保护的因素。 难点 影响土壤资源保护的因素。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移栽植物时,常常要去掉部分枝叶,这样做的目的是( A ) A.降低蒸腾作用 B.降低光合作用 C.减少呼吸作用 D.方便人们栽种2、下列有关叶片及其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叶片的上下表皮由一层绿色的表皮细胞组成 B.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由保卫细胞控制其开闭 C.植物吸收的水分有少量通过蒸腾作用直接散失 D.蒸腾作用散失的水主要靠叶脉中的筛管运输 3、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中运输的基本路径是(B ) A. 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 B. 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 C. 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 D. 叶中导管→茎中导管→根中导管 4、将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新鲜绿萝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同时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如图所示。立即将甲装置放在阳光下,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下,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都放置4小时。(1)实验后发现,两塑料袋内壁都有小水珠,装置内液面都下降。这主要是植物的_____作用引起的。(2)实验后,用仪器测定两塑料袋内的气体含量,发现氧气含量较高的是_____(填“甲”或“乙”)装置。 (3)与实验前相比,乙装置中绿萝的有机物总量会_____。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参考答案:(1)蒸腾 (2)甲 (3)减少]导入: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所以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土壤。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土壤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已是需要人们高度重视的问题,它也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那么,如此重要的资源如今的状况如何呢?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土壤是重要的资源 1、全球土壤资源概况: 地球上陆地面积仅占地表总面积的29%。除了湖泊、河流、裸露岩石等,有土壤覆盖的土地就更少。由于土层太浅,土壤污染,永久冻土和含水量过高或过低等原因,陆地面积中89%的土地目前尚不适宜农业生产。 讨论交流:我们周围的土壤资源丰富吗?列举一些改善或破坏当地土壤资源的事例。参考: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是“一多三少”: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 从总体上看,我国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尤其是污染和沙漠化现象严重。 因此,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较为匮乏,应珍惜使用土地资源,保护耕地。 2、我国土壤资源概况: 我国陆地总面积约为87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91.39%。耕地、林地、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