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06114

2.1 空气的组成 课件 (共14张PPT) 2024-2025学年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7333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九年级,教版,化学,学年,2024-2025,PPT
  • cover
(课件网) 第2章 空气与水资源 第1节 空气的组成 人类对空气组成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18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把空气看作是单一成分的物质。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空气的认识逐步深入。根据现有的知识,你能告诉大家,空气中有哪些成分吗?如何证明这些物质的存在? 请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仪器,组装成图中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利用该实验装置把一小集气瓶中的部分空气“捕获”到另一个集气瓶中。简要说明其原理。 一、空气的组成 实验原理: 原来集气瓶中装的物质是空气,另外一个集气瓶中装满水。当从分液漏斗中注入水后,注入的水将集气瓶中空气排入装满水的集气瓶中,最终将左边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入到右边的集气瓶中。 实验探究 为了成功地进行实验,首先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确保装置不漏气,那么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呢? 一、空气的组成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导管放入水中,形成了密闭体系,用手握住试管后,试管内温度上升,导致气压变大,气体从导管口逸出,产生气泡;松开手后,温度恢复,试管内气体减少,导致气压变小,导管中会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1.将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5等份并加以标记。 2.将橡胶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后,将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观察到什么现象?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 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时发出黄白色火焰,同时放出热量,随着反应的进行,瓶内充满白烟。 实验分析: 红磷燃烧,消耗的气体是氧气。 一、空气的组成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观察思考 3.待火焰熄灭后,观察红磷是否有剩余。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把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观察到什么现象? 4.依据实验现象推断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 实验现象: 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时,打开止水夹,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被压入集气瓶中,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实验分析: 空气中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一、空气的组成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误差分析 红磷的量不足 装置漏气 未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点燃的红磷没有迅速伸入集气瓶中 思考 能否用蜡烛代替红磷进行相同实验,为什么? 不能用蜡烛来代替红磷。因为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气体,可弥补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使密闭体系内气体的压强变化不大。 一、空气的组成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开始时没有夹或没夹紧止水夹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 空 气 糖水 食盐水 ……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氧 气 氮 气 二氧化碳 水 …… 混合物: 纯净物: 一、空气的组成 二、氮气和稀有气体 氮气 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气无色、无气味,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大约只能溶解0.02体积的氮气。氮气在极低温条件下加压才能液化成无色液体,液氮通常储存于黑色钢瓶中。 二、氮气和稀有气体 稀有气体 稀有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不高,在通常条件下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稀有气体有着重要的应用,如氦气可用来填充电子管、气球、气体温度计和潜水服,也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氖气常被用作霓虹灯的填充气,放电时能发出橘红色的光;氩气可用作电弧焊接的保护气等。 课堂小结 第一节 空气的组成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实验原理 (2)实验装置 (3)实验步骤 (4)实验结论 (5)实验反思 3.纯净物和混合物 4.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课堂巩固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洁净的空气仍然属于混合物 B.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可以防腐 C.稀有气体可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D.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