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11786

【课堂无忧】2.5 地球 课件(31张PPT)+素材

日期:2025-04-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4820672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堂,无忧,地球,课件,31张,PPT
    (课件网) 第5课 地 球 (苏教版)四年级 下 01 核心素养 内容总览 02 探究新知 03 课堂练习 04 活动手册 05 课堂总结 06 板书设计 核心素养 ※知道人类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球形天体上,知道地球大小、海陆分布等基本信息。 01 02 ※阅读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科学史资料,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从简单直观的想象到根据经验、事实进行推测。 03 科学观念 04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重点 ※将“地球是球形”的常识回溯到历史情境,让学生重新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难点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通过实践证实的过程,体会随着经验和实践的深入,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探究新知 活动一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 (1)天圆地方说。 早在周代,我国就有了“天圆地方说”,又名“盖天说”。汉代以前,中国人认为天像一口锅,倒扣在地上;地像一个方形的棋盘,是平的。 探究新知 (2)不平说。 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发现,当帆船回港时,总是先看见船帆,后看见船身。由此,人们认识到海面不是平的。 探究新知 (3)浑天说。 我国汉代的张衡在他的《浑天仪注》中写道:“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探究新知 “浑天说”最初认为地球不是孤零零地悬在空中,而是浮在水中;后来,认为地球浮在空气中,因此有可能是回旋浮动。“浑天说”认为日月星辰都附着在地球上。白天,太阳升到我们面对的这边来,星星落到地球的背面去;夜晚,太阳落到地球的背面去,星星升上来。如此周而复始,便有了日月星辰的出没。 探究新知 (4)球体说。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弧形阴影,推测地球是球形的。他还总结出科学方法来证明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夜面越往北走,北极星越高;越往南走,北极星越低,且可以看到一些在北方看不到的新的星星。 探究新知 (5)其他假说。 古巴比伦人把大地想象成一个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古埃及人认为大地是身披植物斜卧的男神,天空是一位由大气之神托着的女神,太阳神每天乘船在天空中往来穿行;古希腊诗人荷马把大地想象成一个盾形的大盘子,河流和海洋从四周围绕着大地,天穹就像扣在盘子上的铜碗。 探究新知 古希腊人对地球形状的推测 探究新知 2.你认为这些解释合理吗 古代人最初往往会凭借直觉想象,甚至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来揣测地球形状。那时人们的这些认识都是没有依据的猜想,是不科学的解释。 但是,人们根据海面上帆船回港时“总是先看见船帆,后看见船身”,开始认为海面不是平的,以及亚里士多德通过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弧形阴影,推测地球是球形物体,这些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探究新知 活动二 在球面上模拟帆船回港的情况 实验材料:地球是球体演示仪、帆船模型、记录单。 实验步骤:(1)两名同学一组,分别坐在地球是球体演示仪的两侧。 (2)一名同学不动,负责观察帆船回港的情况;另一名同学负责模拟帆船回港的航行。 (3)比较并解释帆船在球面和平面上航行时所观察到的不同现象,猜测地球的形状。 探究新知 实验现象:沿着球面航行,帆船回港时,总是先看见船帆,后看见船身。在平面上航行,则一直能够看到船帆和船身,整个船体不会消失在视野中。 实验分析:在平面上一直出现整个船体,在地球是球体演示仪的球面上,回港都只能看到船的一部分,而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就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物体的观点。 实验结论:根据我们观察到的现象,能够判断出地球是一个球体。 探究新知 船只进出港模拟实验 探究新知 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模拟实验 探究新知 活动三 在地球仪上标注麦哲伦环球航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