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16383

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24 寓言四则 穿井得一人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64613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寓言,四则
  • cover
(课件网)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 看图猜寓言 亡羊补牢 揠苗助长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用铁锤锤蛋锤不破。” 3.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故事的寓意。 学习目标 1.了解《吕氏春秋》的相关文学知识;积累文言字词,借助注释翻译课文。 2.能准确理解文章大意;学习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挖井得到一个劳动力使唤? 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穿井得一人? 解 题 《吕氏春秋》又叫 , 家代表作。是 秦相 集合门客共同编写。全书共分二十六卷,分为 ,共 篇。 《吕览》 先秦杂 战国末 吕不韦 十二纪、八览、六论 一百六十 作品简介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ɡàijí 朗读课文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划分节奏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译文: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浇田、打水,经常有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等到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的 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溉汲,打水浇田 住 待,等到 告诉 得到,这里指“节省” 古义:挖掘、开凿。 今义:把衣服鞋袜等物套在身体上。 文本对译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译文: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听到 代词,指丁家人说的那句话。 讲述 使知道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 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 译文: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动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一个人。”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派遣 回答 这里指“发现” 使唤,这里指劳动力 像这样 翻译全文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浇田、打水,经常有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等到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动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一个人。”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宋君 丁氏 闻而传之者 吾穿井得一人 丁氏穿井得一人 令人问之于丁氏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表达不够清楚 事情的考察者 复述课文 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趣说故事 记叙了宋国有个人挖掘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被误传为从井中挖出了一个人的故事。 情景再现 角 色 扮 演 宋国的国君决定追究这起谣言的责任人。你是断案大臣,你觉得谁应该为这起谣言负责? 判断案情 合作探究 讨论要求 1.多角度分析 2.时间3分钟 讨论要求 1.多角度分析 2.时间3分钟 丁 氏: 闻而传之者: 国 人: 宋 君: 说话要防止歧义 不轻信不盲从,不以讹传讹,不传播未经证实的话。 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去伪存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轻信,重实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