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18701

【任务驱动式】综合实践项目 利用细菌或真菌制作发酵食品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4-12-22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1552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真菌,七年级,人教,教案,食品,发酵
  • cover
综合实践项目:利用细菌或真菌制作发酵食品 制作可安全食用的泡菜 通过视频、资料等分析乳酸菌的结构、繁殖、代谢特点,归纳总结泡菜制作原理和过程,形成结构功能观、物质能量观。(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通过对装置的设计、原料的选用、环境条件、发酵时间的控制、优化等系统设计泡菜制作方案,并通过对影响泡菜亚硝酸盐浓度因素的探究实践过程,理解“物质与能量”“尺度、比例和数量”等跨学科概念,学会控制变量等,提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以及动手操作等能力。(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工程思维、图样表达) 通过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学会测定方法;通过对制作泡菜过程及探究实践过程的交流、评价和反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科学思维) 查阅资料了解亚硝酸盐的危害以及食品安全方面知识,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体验劳动的快乐。(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入项:探析泡菜制作原理及过程 课时安排及说明:分组查阅资料,展示交流,明确泡菜制作原理、过程。(课前准备,1~2天;1课时) 课前任务:分组查阅资料,收集整理信息。 提示:收集和整理泡菜制作时需要使用的菌种、制作需要的容器、方法及过程、培养条件等方面内容。了解亚硝酸盐的危害,食品安全标准以及制作过程亚硝酸盐浓度变化等相关内容。 课上内容: 【导入】观看《舌尖上的中国———四川泡菜》,展示各种美味泡菜。 泡菜是传统的发酵蔬菜食品,为了保存蔬菜,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人们采用盐腌和发酵的方法制作泡菜。千百年来,泡菜以其清爽可口、回味悠长等特点吸引众多食客,还具有促消化、解荤腥、增强食欲等为大家所接受。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什么?如何才能制作出可安全食用的泡菜呢? 任务一:结合资料分析,明确泡菜制作原理及过程 课前已经让同学们查找泡菜制作原理及过程的相关资料,我们已经知道泡菜制作离不开乳酸菌。 【提出问题】回忆已学知识,乳酸菌属于哪种微生物,其形态结构特点以及代谢特点、条件是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同学补充、完善。 【归纳总结】教师展示乳酸菌结构图片,总结分析乳酸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包括乳酸杆菌和乳酸链球菌,它们都是严格的厌氧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附着在蔬菜上的乳酸菌在无氧、适宜温度、pH 等条件下,能够分解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乳酸,这就是泡菜的制作原理。乳酸菌发酵的适宜条件:温度为26~36℃,盐浓度低于6%~10%,pH值在3.0~4.4范围内,原料中含糖量最低为1.5%~3%等。在泡菜制作过程中加入食盐、其他配料等,经过发酵会形成别具风味的泡菜。 【提出问题】制作泡菜的过程是怎样的?要想制作出色香味俱佳的泡菜,需注意什么? 学生依据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小组同学进行补充、完善。 【归纳总结】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梳理。 1.泡菜制作的主要流程及每个步骤的作用。 制作主要流程: 分析:①对选取的蔬菜需要如何处理? ②需要加入什么调料?如何进行配制? ③加入的调味料主要有食盐、白酒等,加入白酒的目的是 ④食盐溶液需要煮沸冷却后再打入容器,为什么? ⑤处理后的原料放入容器以及加入调制的料,放入多少比较适宜? ⑥…… 2.要想制作出色香味俱佳的泡菜,需要注意的方面: 如泡菜装置的设计与选择;材料、容器的消毒灭菌等;盐水的制备、调料的配制;制作环节等都关乎泡菜制作的成败。调料的配制是泡菜风味形成的关键。 任务二:明确食品安全标准,掌握亚硝酸盐测定方法 在泡菜制作过程中,如果制作不当,可能会产生亚硝酸盐,控制亚硝酸盐含量是制作出可安全食用泡菜的关键。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控制亚硝酸盐含量?泡菜制作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亚硝酸盐呢?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