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19934

期末复习专题: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复习课件 习题 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部编版历史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13581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复习,期末,编版,学期部,八年级,学年度
    (课件网) 期末复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栏目导航 思维导图·建体系 回顾教材·串重点 连接真题 思维导图建体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回顾教材串重点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开始:1915年,   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2.发展:1917年初,陈独秀接受新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聘请,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杂志社迁往   。 3.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4.口号(或旗帜):   与   。 5.最为重要的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陈独秀 北京 民主 科学 考点一:新文化运动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2)提倡   与   (“德先生”和“赛先生”)。 (3)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主 科学 2.主要成就 人物 作品 内容或评价 鲁迅 白话小说 《   》 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文学改良刍议》 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陈独秀 《   》 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狂人日记 胡适 文学革命论 3.评价新文化运动 (1)积极影响: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   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   的潮流。 (2)不足之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五四运动 思想解放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导火线:1919年,   上,中国外交失败。 2.爆发:   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举行示威游行。 3.口号:“  ———(最能反映反帝反封建的性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4.过程 巴黎和会 1919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阶段 时间 中心 主力 斗争形式 第一阶段 5月4日开始   青年学生 学生罢课 第二阶段 6月5日以后 上海   工人罢工、 商人罢市 北京 工人阶级 考点二:五四运动 5.结果: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   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 实现。 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 (1)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2)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3)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   运动。 曹汝霖 思想启蒙 2.影响 (1)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   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为   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3)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   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背景:1917年俄国   的胜利。 2.发展: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3.影响:马克思主义开始与   结合起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工人运动 考点三:中国共产党诞生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中共一大的召开 (1)组织条件:1920年夏,  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2)时间:   年7月。 (3)地点:在  开幕,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 (4)会议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 陈独秀 1921 上海 (5)内容 党的名称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奋斗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