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21300

第三章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5-04-2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108124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第三章,第二,气压带,和风,课件,19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1.结合具体图,认识不同地区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海陆气压中心)的特点。 2.运用相关示意图,综合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季节移动,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结合示意图,了解东亚季风、南亚季风的风向差异,理解其成因。 学习任务目标 问题式预习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基———三圈环流 (1)据图指出a、b、c所代表的环流圈。 提示:a—低纬度环流圈;b—中纬度环流圈;c—高纬度环流圈。 (2)分析三圈环流的成因。 提示:高、低纬度地区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2.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1)在上图中适当位置填上气压带的名称。 (2)在上图中适当位置画出风向。 (3)在上图中适当位置标注极锋,并画出极锋锋面。 提示: 3.归纳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移动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①成因: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_____差异大。 ②分布 时间 原因 陆地 海洋 1月 _____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_____高压 低压中心 7月 _____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 _____低压 高压中心 海陆热力 副极地低压 亚洲(西伯利亚) 副热带高压 亚洲(印度) (2)为什么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提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海陆差异不明显。 2.季风 (1)什么是季风? 提示: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变换,形成季风。 (2)亚洲东部为什么成为世界上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地区? 提示:亚洲东部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显著,海陆气压差异最明显。 (3)列表比较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项目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1月 a._____季风 c._____季风 7月 b._____季风 d._____季风 成因 海陆热力差异 海陆势力差异、e._____ 西北 东南 东北 西南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微思考]如何区分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和大气环流? 提示:①注意三圈环流与热力环流的区别,热力环流是指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三圈环流形成的基础。 ②我们平时所指的大气环流主要是指三圈环流中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以及季风环流等。 [微拓展]气压带的两种类型 (1)热力型:赤道低压带是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形成的;极地高压带是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形成的,二者都是热力因素导致。 (2)动力型:副热带高压带是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而成,副极地低压带是近地面暖空气被迫抬升而成,二者都是动力因素导致。 [微判断] (1)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是形成三圈环流的原动力。(  ) (2)南半球的西风带风向为西北风。(  ) (3)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 × 解析:在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4)南极中山站升起的国旗主要飘向西南方向。(  ) × 解析:南极中山站处于极地东风带,风向主要为东南风,故升起的国旗主要飘向西北方向。 √ √ [微思考]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提示: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关于赤道南北对称;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同一半球的信风带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 [微点拨]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纬度数小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数,移动幅度为5~10个纬度。判断季节可参照副热带高压带与30°N的位置,如副热带高压带在30°N以北,为北半球夏季;在30°N以南为北半球冬季;正好穿过中间为春、秋季。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