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27356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2-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78935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世界,教学设计
  • cover
《走向整体的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题目(注明教科书名称及章节、页次题目等) 走向整体的世界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7课 课程类型与课时安排 新授课、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研读史料和解读地图及相关绘画,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与条件,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依托新航路和其他航路的航线示意图以及表格,归纳迪亚士等航海家开辟航路的时间、过程和路线等基本史实。(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了解新航路开辟后人类认识世界视野改变,人口迁移、物种交流以及所引起的疾病传播的状况,理解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人文地理格局的改变。(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了解新航路开辟后商品的世界性流动而引起的全球贸易航线的新特点,理解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了解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使得非洲美洲文明被中断,而西欧则发生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理解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文明格局的改变。(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联系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一带一路等有关事实,明确此时代背景之下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过程、新航路开辟的多方面影响 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新航路开辟导致世界整体格局发生变化并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学方法 史料研习法、图片分析法、任务驱动法、探究法。 教学手段 教科书讲授、多媒体呈现、板书 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课件 板 书 设 计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6、7课) 开辟之因 动因 条件(经验、科技、政治) 开辟之线 新航路(4位航海家) 其他航路(北半球高纬度、南半球新世界) 开辟之果 人口迁移 (一)哥伦布大交换 物种交换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3个表现) (三)早期殖民扩张 1.殖民国家 2.影响 (四)世界格局的演变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主要教与学活动,教学方法)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开辟之因(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与条件) 开辟之线(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教师提问】: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分别观察这两幅地图,大家觉得它们分别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活动】:认真倾听教师讲授和观察图片,积极思考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答案预设】: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到15世纪的世界地图有欧洲、非洲、亚洲,但没有美洲,说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不完整的;16世纪的世界地图有了美洲,且各大洲、大洋的方位更加明晰,已经非常接近现在的世界地图。 【教师追问】: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呢? 【教师过渡】: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开启,人们通过海洋看到了越来越清晰的世界。同时,不同国家、不同文明间相互联系而又相互斗争历史大幕也就此拉开。 (一)动因———为什么要 【教师讲授】:与新航路对应的是旧航路,旧航路如果没有问题,那也没必要开辟新的了,出现了怎样的问题呢? 【答案预设】:奥斯曼帝国在建立和不断扩张的过程中,控制了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比原价高8-10倍的重税,使来自亚洲的商品因加价而奇贵。西欧人急于从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学生活动】: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文字、地图)以及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教师设问】:为什么一定要去东方?不去不行吗? 【教师过渡】:第一是因为欧洲长期从亚洲进口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和香料成为生活必需品,在欧洲广受观迎。第二是因为15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股“寻金热”。 【教师讲授】:34页左侧的史料阅读: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达中国,并在他的游记中描述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使西欧人认为富裕的东方和未知的海外是实现发财梦的最好场所。 【教师过渡】:这一时期的西欧人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